两台菲亚特发动机。每台马力1000匹。航程2700公里。挂弹1700公斤。
不得不说,这个菲亚特发动机,的确强悍。
在各国空军开始疯狂的军备竞赛之前,没有比它更强力的发动机。
bf-109的发动机马力,也就是和它持平。
那是奔驰-戴姆勒出品。
挂载1700公斤航弹啊!也是非常厉害了。
如果是日寇海军马鹿购买的还好,需要从沿海起飞,距离比较远。
如果是日寇陆军马鹿购买的,从前线机场起飞,那就很近了。尤其是从太原机场起飞。
广州、长沙、汉口……
全部都在br-20的轰炸范围之内。
还好,暂时可能够不到重庆。重庆还是安全的。
下午。
空指部地图有提示。
西北方向,350公里之外,出现大批量白色飞机标志。
哦,是苏联人的轰炸机大编队到来了。
三个轰炸机大队。确实是有三十六架。
“司令,他们来了。已经到达巴东、秭归上空。”
“哦?他们走这边吗?”
“可能绕了一点航线。”
“难怪……”
钱司令欲言又止。
张庸明白对方的意思。
苏联人不信任华夏人。
所以,通报只说今天有三个轰炸机大队到来。总共有三十六架轰炸机。
其他航路啊,时间啊,全部都没有。显然是担心泄密。
其实也可以理解。之前才吃过一次亏。
一旦有具体的时间、航路,就有可能被日寇战斗机拦截。
国府的电报保密,连张庸自己都不信任。何况是苏联人。
“报告!”
“进来。”
“司令,专员,杜布耶夫将军来了。”
“请他进来。”
钱司令站起来。和张庸出门迎接。
杜布耶夫是常驻汉口的苏联空军代表。据说是少将军衔。
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所有成员,来到华夏以后,穿的都是便装。也不佩戴任何军衔标志。
包括苏联飞行员升空作战,也没有任何军队标志的。都是默默帮助华夏的英雄。
可惜,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段历史被提的太少了。
“张。”
“达瓦里希……”
张庸用俄语和对方打招呼。
和雅科夫斯基不同,杜布耶夫是个文明人。
怎么说呢?就是那种比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