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的辛苦我是知道的,前些日子孟德在外,宁安身边又无良才相助,城中大琐事全靠宁安一人支撑,老夫虽老迈,曾也想出府帮帮宁安,但老头子对这政务,以及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实在是算不得擅长,生怕坏了宁安大事,最后也就这样耽搁了下来,不了了之。”
“侍中能有这份心,张林便已很是心潮激动了,可此事的确算不得光彩,侍中乃品行高洁之人,还是别趟这趟混水为好,不然污了声明,那林可就罪过大了。”张林微微的给蔡邕鞠了一躬,听出了蔡邕语中的真诚,便带着几分感激的道。
“算了,算了,都过去了,咱不谈这个。”微微摆了摆手,蔡邕叹了口气,笑了笑,突然又似灵光一闪,将蔡琰拉了出来,给张林介绍道:“宁安还未见过女吧!来,昭姬,还不见过张光禄,这可是我父女二饶大恩人。”
蔡琰很是大方的一笑,随即朝着张林行了一礼,脸上带着淡笑,口齿清晰的道:
“蔡琰谢过光禄大夫!”
张林一时有些微微失神,但很快便反应了过来,急忙朝着蔡琰摆手道:
“岂敢,岂敢!”
蔡琰相较于其他美貌的女子来,其实算不得出众,甚至还有些普通,但蔡琰身上有着一种十分独特的魅力,那就是书卷气,就如秋日里的泉水,深邃悠远,而又暗藏湍流。
双方见过了礼,张林便将蔡琰当成了生活中的一个插曲,没多想,毕竟他已经是成了婚了男人,别人再漂亮也跟他没啥关系了,朝着蔡邕轻轻一拱手,道:
“蔡侍中,林今日来是有一件事想请教于您,不知您今日可有空暇?”
“哦?”蔡邕的脸色瞬间便严肃了许多,朝着张林一抬手,“宁安但无妨,凡老夫所知,必知无不言!”
张林上前了一步,靠近了蔡邕,颔首道:
“林欲在东郡建一书院,招收东郡寒家子弟与于毒降卒中年幼者教以诗书字文,不知侍中有何教我?”
蔡邕眉头一皱,脸上很是不解,看着张林开口询问道:
“文教是好,可如今危难刚过,正是缺粮,缺钱之时,宁安为何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想建书院呢?”
张林自然不会给蔡邕实话,轻轻咧嘴一笑,稍稍弓着身子,向着蔡邕苦笑道:
“这黑山降卒虽名义上投了我东郡,可这心当真是与我等在一起吗?林以为不尽然,欲想用其力,必先收其心,欲收其心,必先真心相待,可若真心相待,又有何事能超过文教呢?若我等能收其子弟进学,予其机会出人头地,那军中当差者,又有何人不会感激涕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