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保密,林坤山一脸无奈,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东海王终于想出反对理由,“当今天子是武帝之孙,继位者只能是平辈或者晚辈,哪有选长辈的道理?以后太庙里怎么排位置?”
长辈韩锳打定了主意不说话,撅着嘴唇往外吐泡泡。袁子凡护在他的侧前方,笑道:“长辈继位,前朝有过先例,至于太庙牌位的摆放,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总有办法解决。”
东海王与林坤山、冠军侯与鹿从心分别低头小声商议,韩孺子与杨奉互视一眼,都没有开口。
片刻之后,冠军侯道:“争位本来就是非常之举,英王想要参与,也无不可。淳于师呢?怎么还没现身?”
“还有朝中大臣呢?一位也不到吗?”东海王问。
房门再次打开,进来的正是那位钓鱼翁。
“大臣要避嫌,就不参加此次聚会了。”钓鱼翁笑道。
“皇甫先生。”冠军侯显然认得此人,态度很客气。
“淳于枭不来吗?”东海王道。
“淳于枭是在下用过的一个名字,真名皇甫益。”
东海王打量对方几眼,“别蒙人,我见过淳于枭,跟你长得不一样,起码没有胡子。”
宫变之前,崔家曾经接待过一位淳于枭及其弟子步蘅如,东海王可不会忘记,那个淳于枭自称去势,曾向儒生罗焕章宣称要当没有子孙拖累的皇帝。
皇甫益笑道:“淳于枭只是一个名字,谁用都可以。”
“可是能当‘恩师’的淳于枭只有一个吧。”东海王说。
林坤山、鹿从心、袁子凡三人站在不同位置,这时同时向皇甫益鞠躬,“弟子拜见恩师。”
韩孺子看向身边的杨奉,杨奉面无表情,似乎仍不认可这位“淳于枭”。
“之前那位淳于枭呢?跑哪去了?”东海王还不死心。
“他也是我的弟子之一,更常用的名字是林乾风,非常遗憾,前年他被官府抓捕,历经折磨,死于狱中,当时用的名字是张可鸿。”
齐王造反失败,官府四处抓捕望气者,宫变之后,更是撒下天罗地网,许多人只是以算命为生,就被当成望气者抓起来,活着出狱的人寥寥无几。
一年之后,望气者却成为宫中贵客,令太后对他们言听计从。
东海王眼珠转了转,叹息道:“可惜,我对那位淳于枭印象挺好,林先生别误会,就算他还活着,我也选你当军师。”
林坤山只是微笑。
东海王大概是嫌气氛不免紧张,向杨奉笑道:“杨奉,当初你抓过不少望气者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