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给道门下令。而一旦到了乱世,钦天监便形同虚设,道门大出天下,钦天监管不了,朝廷更加管不了。
但是这回的形势,明显有所不同。释门大举出动,更是扶持了兵强马壮的李克用,对天下志在必得,可谓来势汹汹。这是千年之后,道门初次感受到如此巨大的威胁,就如千年之前,百家争鸣的时代一样。
彼时,天下诸侯林立,各据一方,成百十国,百家出世,大争天下,各有势力范围,道门的正统地位,第一次受到巨大挑战。
“如今的情况,与千年之前,百家争鸣又有不同。诸子百家,虽然各有主张,但说到底,都是中国门派,就算道门最后争输了,也是输给自家人,并不丢脸,日后也未尝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但是释门却是外来门派,释门教义更是让人不敢苟同。他们让百姓皈依释门,日日吃斋念经,喊着人人为善的口号,却唯独不事生产。不事生产,不种地,不纺织,吃什么,穿什么?说到底,还不是要百姓来养活他们?这跟吸血虫有何区别?要是释门控制了天下,那天下还不乱了套。”
说话的是蜀山大长老莫问愁,此刻,她正走在上山的石阶上。她脚下的石阶分外陡峭,从山脚直上山顶,何止千步,却偏偏没有转弯的地方,笔直向前。
此景果然蔚为壮观,但同样的,坡度陡的让人心寒,人到了半途,回身一望,心智稍微不坚定的人,只怕都要骇得滚落下去。
莫问愁年事已高,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身法稳健,有飘渺之气,就算不是真人境,只怕也半只脚迈进了真人境。
在莫问愁身边,跟着一名玲珑女子,看起来像个小姑娘,方才这番话,莫问愁便是对她说的。
莫问愁抬头看向千步玉阶,徐徐道:“这还不算,除释门之外,更有李晔横空出世。此子虽然是李岘之子,但原本二十年不能修行,道门早就给他算过,他有帝王之命,但不长久,最后必是亡国之君。”
“但不知为何,自打他从沉云山出来,得了袁天罡的传承,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为师此言非虚,他是真的完全不同了,修为一日千里不说,命格更是看不透了。天下道门,无数德高望重之辈,都已经算不出此子的命运,就连星象中都无迹可寻。”
说到这,莫问愁叹息一声,转头看了跟在身旁的女子一眼,眉眼复杂,“李晔破潼关、杀黄巢、复长安,滔天功劳之下,朝廷必有厚赏,日后权势会比李岘还重。但这还不是道门忌惮的地方,道门忌惮的,是这样一个根本看不透的人,竟然有如此逆天气运。破潼关、杀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