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不一而足,加起来有近百个。
看到如此众多的人手,周传文有些发怔。
“这只是一个堂口的人。像咱们这样的堂口,太原城里有十五个!”女子得意的看了周传文一眼,不无自傲的说道。
周传文叹息着说道:“不愧是大统领亲自出面,这手笔的确非凡。”
由此可见,为了配合大军对付河东,青衣衙门事先的布局有多深。
没过几天,太原城中忽然流言四起,无数处酒肆、茶馆、青楼,甚至是街头巷尾,都有人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新进晋升兵家大将,被李克用当为定海神针大肆渲染,用来稳定军心民心的李存孝,竟然跟安王密切往来,要舍弃李克用投靠安王!
流言不知从何处开始传播,几乎是一夜之间,太原城便满是这种言论,而且言辞凿凿。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以江山社稷为重、志在中兴大唐的安王,对李存孝的才能十分看重,想要让对方为朝廷所用,为国家建功立业,而不是给造反的李克用陪葬。
传的最多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安王承诺李存孝,只要平定河东,朝廷就让李存孝取代李克用,做河东节度使!
安王的条件很诱人,李存孝会不会答应呢?
会答应。
其一,安王连战连捷、攻城掠地,河东损兵折将、失地失势,眼看李克用离败亡不远,李存孝如果不想死,就得另谋出路。
其二,李存孝已经是兵家大将,李克用不过是兵家上将,李存孝凭什么给李克用做爪牙?能让他做爪牙的,只能是朝廷!
流言四处扩散,闹得太原城人心惶惶、日夜不安。虽然流言也有一些武断、不甚合理之处,但智者毕竟只是极少数,根本无法阻挡流言的大肆传播。
如果李存孝叛逃,那么本就作战不利的河东必将败亡,河东那些非李克用嫡系的官、将,如果想要战后不被问罪,此刻就得想办法另谋出路。
这个出路自然是投靠朝廷。
太原府、节度使府很快反应过来,派了很多人出来辟谣,言辞凿凿的说李存孝忠心耿耿,必然不会变节,河东也会大胜。而李晔倒行逆施,是国家罪人,必将天诛地灭。
但是很多人都不信。
不信是有原因的,说李存孝不会变节,那么他总得做点什么来证明他的忠心,譬如说跟仪州官军日夜血战、不死不休。说河东会大胜,那至少河东军得打几场胜仗,收复一些失地。
但这两者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