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号。
山峰熟练的按压好三个拇指头粗细的弹药,将近30公分长的弹匣,扣入枪身中。
瞄准!
射击!
轰隆!
咆哮的轰鸣,回荡在靶场里。
爆裂火光中,大号的弹头旋转着飞出,出膛一米左右,骤然分裂成十多块大小不一的弹珠。
极速飞驰的弹珠,带着狂暴的灼热速度,瞬间撕破了空气,发出沉闷的轰鸣。
叮叮当当!
一连串火星,绽放在金属靶子上。
记录下子弹飞行和破坏效果等各项数据的山峰,继续扣动扳机,观察其杀伤效果。
同时,山峰还会对重型霰弹枪的其它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比如精准度、重心、后坐力、射击距离的杀伤效果等数据。
射击了200发弹药后。
山峰熟练地将重型霰弹枪实验型拆开,检查枪械零件的各处磨损和情况。
又快速对其进行保养,在下雨天、风沙、潮湿、干燥等不同环境下进行射击。
收集各式各样的数据,完善对于重型霰弹枪实验型的数据记录。
等完成了这部分数据记录,山峰又拿起了第2把制造好的重型霰弹枪。
半个小时后。
山峰整理收集了10把重型霰弹枪实验型的数据。
他对其作出了“可堪一用”的初步评价,又将数据发回了联合研究中心。
联合中心的研究人员们,结合山峰发过来的各项数据,以及刚才讨论和优化的成果。
再一次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对重型霰弹枪实验型进行优化。
可堪一用,仅仅只是能用而已。
对于联合中心的研究员们来说,只是给他们做了个方向的指引,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20分钟后。
经过调整的重型霰弹枪实验型2号的设计参数,又来到了山峰的手中。
他将这些数据参数与之前的进行对比,很快就完成了调整,开始重新生产起来。
这次的生产时间,缩短到了45分钟。
20支重型霰弹枪实验型2号,就已经制造完毕了。
山峰以最快的速度,对其进行实验射击和数据收集。
给出了“不错”的评价后,将这些数据和信息传送回了联合研究中心。
“不错”的评价,并不能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满意。
他们针对这一次实验枪械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再次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整和优化。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