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有李公公和陈姑姑时不时地敲打和教导。小满继续自我吐槽道:“在别人手中,是石榴开、石榴皆过,到了我手里,只怕只能看出是一株杂草了,看不出果的样子。”
围着伺候的几人皆笑了起来,小满说得也太形象了些。
就是在这般热闹地气氛下,福顺进了殿里来,面色凝重,不是所有人都一开始就看到了进来的福顺,但看到的人看着福顺脸上的凝重,也俱都收起了笑颜。
他们都清楚,若是出了事,福顺不会是这个面色。环境是能造就人或是改变人的,人也自来最善于看眼色,宫中伺候的奴才们更是精于此道。
不然是能要小命的,一开始没停下的几个人,见势头不对,也都停了下来,还转过头来,也正好看到刚进殿里的福顺。
陈姑姑正了脸色,颇有大将之风,稳住了询问,“怎么了?”
颇有种不慌,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气势。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总有办法解决的。
看着榻上的沁柔,还有一旁面色沉稳的陈姑姑,想着庶妃如今正怀着龙子,正受不得刺激,福顺赶紧着脸色轻缓了一瞬,这才行着礼,并回道:“奴才听着恍惚是小李庶妃处传太医了。”
福顺说是恍惚,但这个消息从她嘴里出来,又回禀了沁柔,那就十有八九了,大概假不了。
沁柔一瞬间的思索,小李庶妃?如今也是四个多月的身孕了,虽然福顺没有明说,沁柔也知,小李庶妃此时传了太医,只怕不是好事。
那是个孕妇呢?
沁柔思索了一瞬,转瞬道:“许是小李庶妃传太医去请平安脉!”
总归一动不如一静,总不能急吼吼地跑到小李庶妃那儿去吧,皇嗣没事,去的人该是居心何为了。
那可不是好事,再说了,还有皇后在呢?要真是需要她们过去,皇后自会懿旨传诏。
“庶妃说的是,”另一位伺候的嬷嬷也是开了口,劝慰道:“女子怀胎十月,到底在腹中孕育着新生的孩儿,母体总会有些许不舒服,……小李庶妃是头一次怀胎,四个多月的皇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着呢?可能引起了些不适,小李庶妃不放心,传太医去瞧瞧,也好放心些。”
四个嬷嬷俱经验丰富,也大都是汉军旗包衣,一刘姓、王姓、巴姓,还有一个则是满包衣,还有一位包衣嬷嬷,正是出自那拉氏。
开口说话的这位,便是刘嬷嬷。语泰平和,小李庶妃怎么样,着实与她们干系不大,她们紧要的是伺候好庶妃,万万不叫庶妃腹中的皇嗣有所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