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凭啥让俺传嫡子?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吧?
我不管!
我也要立庶子!
听上去,是不是没什么大不了?
对于底层百姓、农户而言,确实没什么大不了。
——因为人家别说姬妾了,连娶媳妇都要费老鼻子劲儿;
所有孩子都是妻子所生,所有孩子都是嫡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庶子。
刘荣要以身作则,让皇室传承重新回归嫡长子继承制的本质,也从来不是针对底层。
往浅层次说——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皇室传承的稳定。
即便刘荣是既得利益者,也还是不得不承认:嫡长子继承制,是最有利于皇位传承、政权交替的制度。
因为皇位传承,无外乎‘嫡长子继承制’的立嫡立长,以及歪门邪道般的立贤。
立嫡立长,是能确定的、一目了然的。
嫡就是嫡,长就是长;
但立之以贤,是有极大主观因素影响的。
你觉得你贤,我觉得我也贤。
咋办?
争咯;
夺咯。
能控制就暗地里争,控制不了,就搞兵变政变玄武门咯。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刘荣必须要搞——这有利于汉室未来皇位传承、政权交接的稳定性。
再有,便是更深层面的,功侯贵戚、百官公卿,以及地方豪强、宗亲诸侯等,也都需要通过嫡长子继承制,来确保其‘稳定’。
这,也是刘荣要恢复嫡长子继承制在皇室的实际应用,最核心的原因所在。
——因为嫡长子继承制下,贵族是有很大概率‘绝嗣’的;
举个例子。
你是某位宗亲诸侯,如梁王、燕王之类。
你和正室王后有五个嫡子,还和其他姬嫔有几十个庶子。
按照这个时代,婴幼儿平均不到三成的成人率,你的五个嫡子,最多最多也只会有两人顺利长大,其余三人都大概率会因为种种原因夭折。
在这种情况下,嫡长子继承制的存在,意味着只要你运气够差,仅存的两个嫡子都没有活到你薨,那你们家这个王位、这个诸侯国,就绝嗣了。
朝堂中央就可以以你‘绝嗣无后’为由,将你的封国除为郡县。
反之,若嫡长子继承制越来越不被重视,以至于皇位传承都不怎么遵守了,那你即便失去了全部五个嫡子,也还是有其余几十个庶子。
且不论质量怎么样,有没有能力继承你的封国——好歹也算是传下去了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