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算不上太难,但也具备一些筛选效果。
比如第一问,标准答案便是:关中行大亩,亩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
故百亩田,宽百步,长二百四十步。
第二问:农税三十取一,粟330石,缴农税11石,余319石;
麦180石,缴农税6石,余174石。
第三问的复杂程度和运算量,也配得上十分的分值。
——麦174石,每石55钱,共得9750钱;
粟319石,农户自留50石,卖269石,每石40钱,共得10760钱。
二者相加,得钱20510钱。
再去掉一家五口人,每人每年40钱的口赋,再减掉200钱,还剩20310钱……
…
当然了;
如果能在答题过程中,提上一嘴‘农税本十五取一,口赋本一算(120钱),蒙太宗孝文皇帝、孝景皇帝仁德,陛下泽被苍生,减农税之半,取三十税一’,更是妥妥的思政加分项。
而上面这道题,便已经是二轮科举中,难度相对较高的题了。
单这道题,分值就高达二十分——若是能拿到思政加分,更是高达二十五分之多!
能做出这道题的,前面四道算术选择、填空题也不可能做不出,这又是二十分到手。
单数学模块,这就已经拿到了四十五分,余下卷面拿个十五分,那基本就是甭管对错,写满答题区就行的事儿。
刘荣原本想:既然有自信参加二轮科举,那第二轮科举的通过率,总该达到八成以上了吧?
毕竟二轮科举的考题组成,刘荣老早就放出了口风;
没点墨水,没点自信的,压根儿就不回来参加。
但最终结果,却依旧让刘荣大跌眼镜。
——1378人。
第二轮科举六千多名考生参加,最终在百分制的考卷上,达到六十分及格线的,只有1378人。
这其中,还包括了几十上百号凭自己通过第一轮,故而在第二轮得到10分‘照顾分’的功侯子弟。
如果说,一轮科举的通过率,以及通过者在二轮的弃考率,都让刘荣即郁闷、又生气,同时也无可奈何的话;
这第二轮科举的通过率,却是实打实的让刘荣怀疑起人生。
不是!
不是哥们儿!
最难的一道算术,也不过是看起来相对复杂,实则仍旧考验加减乘除的数学应用题!
这,还考不过?
特么读书人含金量这么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