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越酋长,却为主公所辟,出任鄱阳都尉,足见主公心胸之宽广,鲜有人能及也。”
对于潘濬的夸奖,刘封丝毫没往心里去,他在意的是对方想要劝降沙摩柯,这一条是否为真。
潘濬接下来,详细的叙说了五溪蛮如今的情况。
眼下的五溪蛮其实与汉人已经相差无几了,而且五溪蛮如今也不是单纯的渔猎民族,绝大部分都已经变成了耕猎民族。
绝大部分的五溪蛮如今都已经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他们能够种植水稻、大豆等农作物,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能够开垦农田、修筑水利设施,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
粗看起来,他们已经和汉族没甚区别了。
只是他们因为打不过汉人的关系,被迫困顿于群山之中,在山间溪谷的小平原上耕种粮食,而以渔猎为辅助,补充肉类所需。
听了潘濬的详细解说,刘封啧着嘴巴有些反应了过来。
蛮族之所以难缠,主要是他们不是农耕民族,跑路起来毫无顾忌,可以带着汉军在大山之中绕圈子,捉迷藏。
可现在五溪蛮已经开始定居了,还有了成熟的农耕体系。
这等于是五溪蛮有了抛不掉的资产,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潇洒。
一旦汉军打蛇打七寸,直取对方的定居点和田产所在的地方,那五溪蛮可就再没法跑了,除非真能扔下这一切。
难怪潘濬有这底气去劝降五溪蛮王沙摩柯了,原来潘家对五溪蛮竟然如此了解。潘濬的自信显然就是来自于抓住了五溪蛮的弱点和软肋。
刘封继续问道:“承明,若是能劝降五溪蛮,汝当立大功一件。只是不知汝需要何等条件,劝说沙摩柯甘心降服?”
弱点归弱点,若是毫无好处就想要沙摩柯低头纳降,那也是在痴人说梦。即便沙摩柯肯降,五溪蛮中的既得利益者们也绝对不肯啊。
潘濬这才将自己的如意算盘托盘而出。
“主公,五溪蛮位于五溪之地,这五溪,乃是武陵郡境内的沅水上游的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这五条溪流。
这一片地区,足有武陵郡六成地域,武陵郡共有十二个县邑,其中十一个在武陵郡的中部和东北部,这些地方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占了武陵郡五分之二的土地。而剩下的五分之三,却仅仅只有一个镡成县,所占之地,俱是大山之中。
其中很大一片区域说是汉土,其实就是五溪蛮的领地。”
又介绍了一番五溪地域的情况后,潘濬这才顺理成章的提出请求:“故此,濬请在武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