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将军会如何去想,又会作何反应?”
刘备愣了一下,随即按照荀攸的建言想了下去。
其实不只是刘备这么想,关羽、张飞、鲁肃、刘晔等堂上众人也都想了起来。
只是有些人想不明白,譬如二爷,三爷,有些人却是脸色变了。
若刘军当真越过黄河,在黄河以北站住,哪怕仅仅只是在平原郡境内站住,大司马必然会既惊且惧,到那时候,最大的可能反而是增兵防御,而不是与刘军决战。
因为大司马的性格决定了他没法立刻做出决断,他只会怀疑刘军渡河是不是暗藏了什么玄机阴谋,如此忌惮之下,自然也就没有了决绝的可能。
同样,多疑善忌的大将军这一边,反而会被刘军的决绝所震惊,从而稳定住其立场。以曹操的性格和智谋,必然不会甘于人下,想必他应该会很高兴在一旁干看着袁刘大打出手。
他一高兴,可就有人不高兴了。
大司马现在对大将军可是恨之入骨,排名第一号的仇人。
有大将军在一旁摆明了想要当渔翁,大司马如何敢让他得意?
这一番下来,虽然青州看似鲁莽的出兵,反而能够成功稳定局势。
到时候不论是小败之后撤回河南,还是干脆的退回河南,甚至于是大败而回,但仔细琢磨一想就会发现,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刘备、刘封父子的手中。
以刘备、刘封父子俩的体量和实力,除非袁绍真舍得拉下脸来和昔日的小弟曹操结盟,而且前嫌尽弃的重归于好,否则光凭袁绍一家,想要在分出部分力量看住曹操的前提下吃掉刘家,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更别说以袁绍的性格,但凡刘备、刘封父子软上一点,他绝壁会选择找曹操的麻烦,而不是继续盯着刘家父子。
此刻的袁绍,属实是已经到了恨不能生啖其肉的地步,这两人之间当真是积怨已久。
曹操恨袁绍当年对他的态度太过轻视,当年袁绍那一批的老朋友里,曹操的出身其实是最低的。别看他有钱有势,可他是阉宦出身。
当真就像是金豆子说的那话,曹操他爹就是捐出了个三公,史书也不会写曹操是士族出身。
曹操当初跟在袁绍身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凭借袁家门第,帮自己儿子改易身份。
当时的曹操觉得自己当了阉宦的儿子是没法改了,可他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继续在这泥潭里挣扎。而且以曹操的眼光,不难看出阉宦的好日子到头了,原本三足鼎立的东汉内部,士族的力量已经膨胀到压倒其他两条腿的地步了。
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