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的性格,自然十分震怒。
河北派此时最顶级的大佬有四位,分别是田丰、沮授、审配和卢植。
卢植死的早,公元192年就已经去世了,剩下田丰、沮授、审配三位大佬。
如果说田丰、沮授因为河南派的卑劣行径而感到震怒,那审配就是同河南派不死不休了。
作为袁尚最大的支持者,也是河北最大的豪强头子,审家可是把身家性命都压在袁尚身上了。
这时候自然也是极为愤怒的,要真让袁谭当上了冀州牧,甚至只是冀州刺史,那他审家就先得死无葬身之地了。
袁绍的朝堂之上,历来都是河北派强势,河南派弱势,在袁绍本人的偏帮之下,维持一个薄弱的平衡。
因此,在失去了袁绍的偏帮之后,河北派的人又格外愤怒,这一次议事,河南派几乎被河北派锤进了土里。
最后议事的结果也是大大出乎了河南派的意料,那就是下令袁谭固守疆界。
袁谭镇守青州,麾下本就有三、四万之众,在兵力上只是稍占下风。
在河南派的争取之下,袁绍心里也有些舍不得袁谭,同时也盼着能有一场胜利。
事后,袁绍又以淳于琼为主将,领精兵三万增援青州,为袁谭副手。
双方大军很快就俱已开拔,战事一触即发。
刘封却没有继续在郯城待着,而是转头开始南下,返回吴县。
如今以刘封的领地来看,吴县的位置已经有些偏僻了,刘封有考虑过将幕府迁至寿春,可寿春的确不如吴县来的安全。
若是中原有所闪失,寿春就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若是中原有所突破,寿春的位置也会变得偏僻了起来。
况且真要迁徙的话,除了寿春外,未来武汉所在的位置也是非常优渥的选择。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此交汇,不论水陆,皆是四通八达,堪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除了这里还没有建城外,几乎全面碾压寿春。
原时空中,二十年后,孙权在江汉平原上所建立的夏口城、鲁山城,就是现代武汉中,武昌、汉阳的雏形。
可见此时已有建城的基础了。
因此,犹豫再三,刘封还是暂时搁置了想法,决定视事态发展再行定夺。
吴县虽好,但委实太过偏僻了,迟早还是要将幕府迁出的。
刘封走到寿春的时候,从徐州郯城处赶来了信使。
刘封有些惊讶,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刘备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