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以建甄、南平为核心,想要攻克这两座城市,并据此来抵抗随后而来的汉军反扑。
不得不说,他们的想法并非空中楼阁。
别说建甄了,就是南平也是山越势大。
若不是刘封一口气投入了三四万人的兵力,汉军想在建甄、南平站住脚跟,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可即便如此,贺齐、高顺也是连打了好几场恶仗,才算是在两地站住脚跟,但周围山区之内,依旧是山越的天下,汉军深入二十里后,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起来。
如今汉军兵弱,山越势强,汉军的掌控区域又缩回了城池周围,甚至连较远一些,靠近山区的平原地带都已经出现了山越兵马的身影。
局势可谓是恶劣到了极点。
可纵然如此,汉军依旧没有增兵的迹象,海运离开的汉军一去不回,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山越诸将的信心。
于是,在两个月前,最后一次会盟之后,洪明等人掀起了新的大战。
洪明亲帅洪进、苑御、吴免三人,聚兵马五万余众出兵建甄,将建甄新城围的水泄不通,插翅难飞。
又以华当率领本部人马一万余人南下南平,汇合吴五、邹临的一万两千人,合兵两万余众,将南平外围的各处要点悉数占据,切断了南平和东冶之间的联系。
只等建甄一下,主力南下后,一并破城。
平心而论,洪明等山越诸将这一番布置可谓是相当成熟,有围城的,有阻援的,有掌控外围的,有负责攻城拔寨的。
七八万人的大军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可谓是相当不俗。
只可惜,他们撞上的是刘封麾下的精锐大军,指挥这支汉军的又是山越克星贺齐,以及陷阵大师高顺。
贺齐以主力藏于南平城中,以高顺率精锐四千人镇守建甄。
贺齐先是将骄敌之计贯彻到底,同时也加入了疲敌之计。
以高顺一部四千人守卫建甄,竟硬生生的在近六万人的围攻中坚守了整整十四天。高顺的成功坚守,等于是摧锋于狂澜,硬生生的将士气高涨到顶点的山越军给打蒙了。
没等山越洪明等诸将反应过来,调整举措,他又再次发动,以郑宝的水军自东冶长驱直入,里应外合,大破华当所部两万余人,并生俘华当、吴无、邹临三人。
随后不顾四散而逃的山越溃兵,贺齐又亲率精锐万人,并郑宝水军精锐四千人,马不停蹄,舟不靠岸,走水路直抵建甄城外,再次上演里应外合的战术,与高顺一起联手,再度大破建甄城外的山越军,当场俘虏洪明、洪进、苑御三将,吴免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