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逵兵书数万言,可想而知他的学识有多厉害。
事实上,他教出来的贾逵也确实是军事奇才,只可惜曹魏没有给他机遇,发挥他真正的才能。
况且刘封记得,贾习最早也是208年之后去世的,因此赤壁之战时,所有史料都没有贾逵的身影,大概率就是他去为祖父守孝去了。
如此一来,贾习也有足足十三年的余热可以发挥,况且有华佗在,说不定还能再延长一些寿命,哪怕就请贾习来当军事教官都是极好的啊。
因此,刘封才会建议刘备直接爷孙打包一起要了。
“你当真想去……”
贾习话只说了一半,就说不下去了,因为贾逵眼睛里的火焰已经回答了他的问题。
别说贾逵了,就是贾习自己早已经心灰意冷的胸腔也变得有温度起来。
“好吧,那老夫就陪你过去看看。”
*********
此时的江都,袁术的使者长史杨弘亲自前来前线传达袁术的命令。
按照袁术交代的内容,杨弘先是训斥了孙策一番,严厉批判他不该擅自弃城撤退,而是应该坚守广陵,以待援军。
不过批评的最后,却是又转为安抚道,只要孙策能够攻下广陵,广陵太守的职位就会交给他。
孙策冷笑不言,摆明了就是一副不信的态度。
要知道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袁术还在跟孙策保证,只要拿下庐江,就封孙策为庐江太守。
可结果呢,孙策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好容易打下来庐江,把江东陆家往死里得罪了,等来的却是袁术又食言了。
这一次孙策打定主意了,不见兔子不撒鹰,毕竟这时候的孙策可比半年前要硬气多了。
围攻庐江那会儿,别看孙策是大军统帅,手底下几万大军,可实际上那都是袁术的军队,只是暂时交给他指挥。
哪怕桥蕤、张勋都对他非常钦佩,心悦诚服的被他指挥,那也是他孙策能力强,魅力高。
并不是真对桥蕤和张勋有了指挥的权力。
可呆在厉阳的这半年多,孙策手下的部曲已经膨胀了几倍之多,而且还都是精锐敢战之士,比起舅舅、堂兄是半点也不逊色。
兵马越多,孙策的底气就越足,同时压力其实也悄悄的变得越来越大,更加迫切的需要一个养兵的地盘。
广陵的确算是一个相当合适的地盘。
也正因此,孙策才会星夜赶赴广陵,想要夺得头功。
可现在情况却是变了。
广陵不但被徐州军给拿下了,对方来的还是主力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