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我精神内耗,变得精神分裂。
同时,由于正直士人的精神内耗和厌世,再加上司马氏得国极歪,最终导致晋朝殿堂遍布豺狼虎豹,正人君子无处容身的境地。
因此,荀攸和诸葛兄弟在看见这白纸和羽毛笔时,并没有第一时间训斥刘封的离经叛道,反而是兴致勃勃的试验了起来。
最终他们得出的结果,竟然和刘封如出一辙。
“此物何名?”
诸葛亮手里捏着羽毛笔,来回打量。
历史上这位武侯就是个发明家,搞了不少技术发明,他对羽毛笔感兴趣也很好理解。
刘封摇了摇头,回答道:“暂时还未有名字,只是以羽毛笔代称。”
诸葛亮有些惊喜,见猎心喜之下,忍不住嘴快的建议道:“此笔乃是羽毛所制,不如就叫翼笔如何?”
话刚出口,诸葛亮心里就生出了后悔,只可惜木已成舟,出口的话难以收回。
诸葛亮心目中懊悔,刘封没定名字,自然有他的想法,如何轮得到自己越俎代庖。
这羽毛笔显然是要名垂青史的,命名者自然也将凭借此功,留名史书。
自己此时贸然开口,岂不成了抢功的小人了。
几乎同一时间,荀攸和诸葛瑾都不可置信的看了过来,显然他们也都想到了这一点。
荀攸毕竟同诸葛亮不熟,于是目光只是惊讶中混着疑惑,而诸葛瑾就纯粹是震惊了,不明白自己家二弟是怎么想的。
诸葛亮情知失言,赶忙想要致歉。
却不想刘封已经更快了一步。
“翼笔吗?”
刘封竟然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肯定道:“我很喜欢,多谢诸葛兄赐名。”
刘封的回答大出诸葛兄弟和荀攸的意料,可看其神情,竟似十分真挚。
诸葛亮犹豫了刹那,开口道:“公子不可如此仓促决断,可多考虑考虑。”
不等刘封回答,诸葛瑾突然好奇的问道:“公子,这羽毛笔可用多少时间。”
诸葛亮感激的看向兄长,诸葛瑾这时候插话,看似是好奇心,可实际上却是在给自己家弟弟解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