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所担之责,是何结果?”
辛评却是不慌不忙,从容答道:“在下与刘玄德商讨之后,已有了结果。刘玄德欲保孔北海之地位不变,再加东莱一郡。如此,他可不再插手我州与田楷之间的事情。”
听完辛评的话后,袁绍满意的笑了起来:“善,仲治可谓不辱使命也,这一路辛苦你了。”
辛评却继续说道:“另有两件事情,正欲报于明公。”
袁绍对于这个结果还是挺满意的,听见辛评还有事情,于是大方道:“哦,何事?仲治尽管说来。”
辛评神情淡然道:“刘玄德欲举荐大公子为茂才,还愿表举大公子为青州刺史。”
评议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不知不觉中,袁绍又直起了身体,目光灼灼的盯着辛评。
“禀明公,刘玄德为了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愿将今年徐州的茂才机会留给大公子。同时,也为了向我证明他绝对不会插手青州田楷之事,特此表举大公子为青州刺史。”
不经意间,辛评摆了一下自己的功绩。
袁绍沉声确认道:“此事当真?”
辛评斩钉截铁道:“断无虚假。”
袁绍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对于刘备这一示好的举动,袁绍可太满意了。
这就相当于送礼送到了心坎上,虽然不如雪中送炭那般珍贵,可也绝对算得上是锦上添中的天板了。
袁绍一直为袁谭的问题而感到为难。
他不是没想过给袁谭一个茂才,甚至只是一个孝廉,但实在是挤不出名额。
要知道举孝廉的名额是相当稀有的,天下十三州,每个州一年才只有一个茂才名额。即便是举孝廉,每个郡国满二十万人才只有一个名额,不满二十万的甚至两年才有一个名额。
别看袁绍现在是冀州牧,可这些名额也不是他随意可以任免的。
他得和冀州的世家大族商量着来,他真正可以做到自由任免的名额能有一到两个就不错了。绝大多数的名额,只能在当地郡国中进行选择。
这也算是冀州保存的比较完好所带来的劣势。
譬如后来孙策强势横扫江东,那时候扬州的茂才,孝廉,孙策就有很大的自主权,因为当地的士族已经被他杀胆寒了,不敢明面上和他进行抗争了。
可袁绍却不能这么做,这么做等于是自毁根基。
在这样的时刻,刘备竟然有能力拿出徐州的茂才名额,又愿意给与袁谭。
这不但袁谭要承刘备的大恩,就是袁绍本人也是要承刘备情分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