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刘封又冲着高顺说道:“高校尉,此战乃是梁道首次独领一军,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汝向来谨慎稳重,智勇齐备,我意汝为其后军接应,若贾逵胜,汝则不必去管,若贾逵所部有所失利,汝可随机应变,接应其部。校尉可肯辛苦一趟?”
“少主之令,顺之命也!”
高顺立时应道:“何以敢言辛苦二字?少主请放心,顺必以少主之命而动。若是前军顺遂,顺必作壁上观,若有失,顺定及时救援。”
“大善!”
刘封忍不住赞叹了一句,他就喜欢高顺这种忠谨的下属。
高顺应命之后,随即也带着本部兵马而去。
曹操、杨奉在一旁看着刘封发号施令,两人心中所想截然不同。
曹操震惊于刘封在军中威望竟如此之高,发号施令宛如老帅,一整套动作下来,既有激励的言语,又有加强的稳重,最后还有奇军的兜底,可谓是滴水不漏。
曹操自认起兵之初都没有这等稳重谨慎,更别说自家好大儿曹昂了。
杨奉倒是看的颇为激动,只觉得刘封年纪虽小,却有大将风度,不愧是徐州刘使君家的麒麟子。
杨奉身后的徐晃也看的心动神摇,甚至对贾逵生出了不少艳羡之情。
为将者,又有几人不想得方面之权,行大将之略。
看看贾逵年不过二十,竟然就得刘封如此器重栽培,更殚精竭虑的为他扫清后顾之忧。
难怪贾逵会如此亢奋,这等明主,我徐公明也想要啊。
随后,在董承的引导下,三部人马一起进城,控制了各处城门,在城中扎下营地。
没错,就是在城中扎下营地。
此时的洛阳城只剩下了个城墙,城内的民居官宅尽数毁于大火,仅剩下大片的残垣断壁和少量侥幸幸免的建筑。
大量军队入驻洛阳,只能在城中清理出平地,然后扎下营寨,否则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进城之后,董承主动引领着刘封等人来到了内城。
他为天子准备的是原来的大长秋,十常侍之辅,刘协的“大母”赵忠的宅邸。
这所宅邸紧邻着皇宫,竟然奇迹似的幸存了下来,而且布局宏大,建筑奢华,虽然经历过战乱,但眼下得到了董承的修缮,得以恢复了原来六七成的景貌,也算是非常不错的落脚点了。
平心而论,董承能做到这一步,委实是不容易了。
不过杨奉却依旧不肯放过对方,全程冷言冷语,讥讽不停,也不知道哪里来那么深的怨气。
刘封和曹操出于不同的目的,都对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