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具装甲骑梦想,以及陈国武库内的那二十套马甲,赶紧跟刘干把这事情落实了一下。
刘封接着叮嘱道:“回头在下邳也会建立一个马场,伱们生产出来马甲之后,可以去马场试马。”
刘干赶忙点头答应。
“还有,如今训练铁匠的事情进展的怎么样了?”
制约铁甲生产主要是三大问题,第一原料问题,包括矿石、焦炭等问题,其中主要就是挖矿和炼焦。
好的焦炭,才能够使得高炉内的温度达到预定标准,而如何炼制上好的焦炭,本身又是一门技术。
第二个问题就是人手了,高炉工匠主要是建造高炉,缺额并不大,但铁匠的缺额却是极其巨大,甚至制约了整个生产线。
没有足够的铁匠,铁水炼制出来之后也只能继续放冷。
可这个时代的工匠都是父子相传,轻易是不肯把技术传授给外人的。
刘干赶忙回答道:“已经说服了一批铁匠愿意传授技术了,只是他们也只能带领三四个学徒工,再多的话就照顾不过来了。而且这些学徒工即便再勤奋好学,想要出师,最少也得三五年时间。”
刘封琢磨了下,试探性的提出:“还是这个问题,你看能不能把工作拆分成一个工段,让这些学徒工先掌握其中一部分工段,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的为铁匠们分担起工作了。”
刘干沉思了片刻,点头道:“少主请放心,我回头就去尝试一下。”
“善!”
刘封满意的点点头,之前觉得年产三四百套铁甲就已经算差强人意了。
可现在逛了一圈之后,刘封又忍不住想方设法想要继续提升产量,毕竟时间不等人。
河北袁绍可是有上万副铁甲,就连马铠都有上百副之多,可谓是兵强马壮,器械精良。
徐州眼下的武备虽然胜过许多人了,但同河北一比,还是略处下风。
刘封希望接下来几年内,徐州能够尽量多生产铠甲缩短同河北器械之间的差距。
毕竟铠甲这种大杀器,在战场上的威慑力实在是太强了。
袁绍的河北兵不论战术技巧还是战斗经验,又或者是士气,其实都是不如曹操的河南军的。
可但凡是堂堂正正的野战,曹操却都不是袁绍的对手,甚至被后者打的出不了营门。
关键就是人数优势和甲械差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