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麾下的部曲一条活路了。
徐琨的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另外,徐琨还看出了一层意思,那就是对方给自己留足了考虑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就是征南军修建城北、城东大营的时间。
徐琨露出苦笑之色,他之所以肯留下来断后,劝说吴景先走,显然也是存了投降的心思的。
无锡一战,让他心生了胆怯之意。
如此坚城,自己又有死守之心,刘封毫无取巧的正攻之法,居然仅仅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以伤亡不到千人的代价给攻下了。
这让徐琨完全没有守住吴县的信心。
他之所以会下大力气劝说吴景先走,除了吴县的确不需要如此之多的守军外,也有一点小心思。
他在无锡是真的被打怕了,徐琨担心如果吴景不走,到时候他要坚决死守不肯投降的话,自己该怎么办?
与其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倒不如先劝走吴景,自己能守则守,不能守则走,若是既不能守也不能走,那就降了。
看着书信,徐琨面色狰狞,咬牙切齿,却始终做不出决断。
此时城外的刘封大营之中,各处都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土木工程。
虽然此时是冬日,土地被冻的较为结实,好在一来这里是江东,要比北方暖和上不少,二来徐州军中也多出了许多铁质工具,比如铁制的锤子、锄头、铲子等等,都大大提升了效率。
刘封的大帐第一时间就被立了起来,以供刘封在其中处理军务。
此时,刘封正在接待一名壮勇之士。
此人姓贺名齐,字公苗,会稽郡山阴县,是会稽军中的一名军官。
为王朗所遣,自上虞出海,走水路前来求援。
“启禀征南,我主如今危在旦夕,恳请征南立刻发兵,救援山阴。”
贺齐和董袭一样,都是在孙策南下攻打王朗,偷袭高迁屯时投降孙策的。
董袭干脆就是高迁屯反水的,贺齐则不一样,他的地位可比董袭高多了。
如果说东西只是一个中等,甚至是低等豪强,那贺齐家可是山阴名士,而且也是豪强。
贺齐本人就是郡吏出身,后来还代理剡县长,他的成长轨迹其实是和甘宁很是相似的。如果甘宁没有造反,也会在蜀中如此一步步提升的。
在固陵之战中,原本历史上的贺齐以及贺家是中立的,并没有下注在王朗身上。
可这一次不同,因为局势大为变化了,孙策的兵力虽然和历史上差不多,和潜力却小太多了。
原本历史上孙策南下会稽的时候,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