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韩再忠等人的举动而失笑。
只觉得天下变化流转,难以言语,唯有慨叹。
当看到李观一写信说,如今中原三方势力,虽是短暂停下了兵戈,但是之前四方征战,在关键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动辄便是十万,运送后勤的百姓,辅兵更是数倍不止。
因此有许多地方的耕种荒废,税收增加,四方疲敝。
中原终究算得上一句元气大伤。
在这样的情况下,突厥草原的第二神将大汗王,率领第一重骑兵铁浮屠,陈兵于边境之上,对于中原虎视眈眈,甚至已经打算和陈国联手,共攻中原。
虽说陈鼎业将此事拒绝。
但是大汗王之野心也已彰显得淋漓尽致。
今日不成,必还会有其他选择。
应国大帝姜万象又有盟约,合纵连横,共击陈国;而李观一和陈鼎业,姜素姜万象皆有血仇。
如今中原之内的局势复杂多变,三方势力之间,矛盾重重,偏还有突厥草原势力,横亘于外,天策府中虽有兵有将,可毕竟此刻疆域不比当日。
现在的疆域太大了。
最开始的时候,李观一为秦武侯,只有江南之地。
那时候江南不过方圆千里,哪里能够和现在这种方圆万里,辽阔无边的疆域相比,更何况现在的疆域地形复杂繁多。
西域部分,同时和北方的草原突厥,应国的西意城势力接壤,而沿途水路又都和陈国相接。
江南之地,更是水路核心。
可以说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眼下还好些,打完了仗,局势暂缓下来,中原休养生息,短时间内,不会再起兵戈,可是彼此仇恨并没有消弭,只是短暂潜藏下来。
一旦数年之后,休养生息已毕,兵戈再起,这种复杂的地势环境和疆域,容易出现多线作战的局面。
到时候若是陈国玩了命地断水路,突厥大可汗从西域上方的那个部分开杀,江南和应国接壤的部分姜素负责,贺若擒虎和宇文烈放下脸面,从西意城凿穿出来殴打那帮可汗。
李观一纵是再如何豪迈勇武,也是分身乏力。
治一国和治一州,完全两个概念。
国境线太长,周围对手又多,实在是麻烦。
不要说只有李观一了,就算是把薛神将最后一次机会加上都有些许的捉襟见肘,薛神将咬死了,他最后一战一定得是天下太平之前的那一战,休想要让他提前睡觉去。
既来此世,不见天下最壮阔一战,不见天下致太平之战,就提前沉睡千年悠悠,再一睁眼,只能从青史当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