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孔子用杀鸡焉用牛刀嘲讽了子游治理小邑,但很快就认错了,也认为杀鸡用牛刀、治小邑亦用礼乐是合理的。
墩台远侯、海防巡检,在狂风巨浪中,为大明的国泰民安,保驾护航,负重前行。
陈天德出发了,他要炸毁的火药库是最危险的地方,在山城中,要绕开巡逻的卫队,进入山城不是一件易事儿。
他在黑暗中前行,爬上了一座座石崖,抛出了铁鸱飞爪,挂在了伸出山崖的枯木之上,用力拉了下,才开始向上攀爬,爬上去后,就隐藏在暗处放哨,这是他早就摸排清楚的侵入点,一行三人,顺利的进入了山城。
这一段的外郭城墙是木栅栏,而且年久失修,有一个能容纳一人的小洞,进入小洞之后,就是金田山城的一个营寨,三个本该巡逻的倭寇在打盹。
前线的战败,让对马岛的士气十分的低落,逃兵接连出现,七生报国的武士精神,并不是普遍存在,而是一个道德标杆,有几个武士能做到七生报国?
按照倭国的军例,岗哨持铃,巡逻持铎,需每刻钟对铃示警,但是这三个倭寇根本没有巡逻,陈天德等了一刻钟,没见岗哨来巡,也没见到有示警。
这代表着岗哨也在打盹,大家都在虚应其事,根本没有坚决执行,甚至连个形式都懒得走了。
陈天德伸手比划了一下,包括他在内的三名海防巡检,各自拔出了一把短刀,隐藏在了黑暗之中,不到片刻,出现在三名倭寇的身后,寒光一闪,三名倭寇的喉管被划破,他们想要大叫,但被一只大手牢牢的捂住了嘴巴。
海防巡检是精锐,杀人十分利索,甚至没有制造出一点点的声响。
陈天德把这三个倭寇扒了个干净,将他们巡逻所用的火把和铎,拿在了手里,这年头倭寇也没什么军服可言,打扮的千奇百怪。
海防巡检伪装成了倭寇模样,除了个头太高,其他没什么破绽。
三人开始沿着山城前进向着火药库巡逻过去,一路上,没有岗哨盘问,没有口令,甚至连巡逻点卯册都不用画押,因为岗哨已经贴心的画满了。
戚继光为皇帝讲武的时候,曾经把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营伍不整,则心气先散。
这句话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士气一旦萎靡,所有的制度都是形同虚设,连巡营这种简单的事儿,也会困难重重。
皇帝当时还问:是不是只要保证赏罚分明,军饷充足,就可以保持士气?
戚继光否认了陛下的看法,按照他的从军经验而言,能不饿着肚子打仗,基本士气就可以保证,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