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就被说成了纳美女二人。
“这是大司徒致仕奏疏。”冯保示意陛下,这才是最重要的那本,王国光以年事已高,无力再为陛下效命,乞骸骨赋闲了。
[臣闻日月递嬗,春秋代序;鬓发霜染,筋骨渐衰。自万历元年复入中枢,掌邦计十有六载,夙夜兢惕,未敢稍懈。然今齿七十有六,耳目昏聩,每阅簿册必假叆叇,尝核钱粮辄忘米盐。]
[前日奉召对奏,竟于御前遗落笏板,惶愧无地,岂非神衰气短之明证?]
王国光今年已经七十有六,满头白发,行动已经有所不便,确实不能再主持户部事宜了,核算钱粮也会忽然记不起来,最近一次到文华殿廷议,甚至都忘记带笏板了。
岁月催人老,王国光认为自己继续贪恋禄位,恐贻误军国大事,上负君恩,下愧黎庶,请求赋闲。
这是万历十六年以来,王国光第三次请求致仕,前两次朱翊钧温言挽留。
“大医官怎么说?”朱翊钧问起了王国光的情况。
“就是年纪大了,倒是没什么病,大司徒已经开始手抖无法握笔,陛下,户部总天下钱谷,分毫差池皆关国计。”冯保俯首回答,王国光身体还算硬朗,并没有什么病症。
朱翊钧想了想,铺开了高丽贡纸,写了四个大字:两朝硕辅。
他吹干了墨迹,庆幸张居正讲筵的时候,自己没有偷奸耍滑,这副字,还是很有卖相,说不上多好,但不至于拿不出手。
“加官少师,赐银五百两、纻丝十表里、宝钞三万贯、国窖三十瓮,恩荫长子王兆河尚宝司丞,以彰三世簪缨之泽。”朱翊钧赐了字,还恩荫了官,又想了想说道:“西山宜城侯府旁,不是营造了一个三畏堂山筑吗?一并赐给大司徒。”
三畏堂山筑就是西山大别墅的一个,朱翊钧建了好多个大别墅,专门用来赏赐功臣,赐下的山筑虽然没有宜城侯府大,但占地也有三百余亩,极为豪奢。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
王国光在致仕的时候,举荐了张学颜入阁,总领户部诸事,而张学颜还肩负了辽东农垦局掌印大臣,这样内阁大臣领农耕局,保证辽东方向不脱离朝堂的掌控。
次日的清晨,天蒙蒙亮,文华殿的金顶在朝霞之中,熠熠生辉,在缇帅赵梦祐净鞭三声响后,廷臣们走进了文华殿内。
张居正领着大臣们俯首见礼:“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免礼。”朱翊钧伸手,示意平身。
“臣王国光本晋南寒士,蒙先帝简拔于州县,蒙陛下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