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元,对此不闻不问不说,还刻意纵容,因为村上水军,是他手里对抗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一股重要力量,同样毛利辉元也获得了大量的财货,支撑他的讨伐。
至于多少人死于倭患肆虐,毛利辉元并不在意。
大明军通过征伐,控制了对马岛,控制了濑户内海的关键港口,就把倭寇出现的诱因,消灭掉了一个,消灭了以村上武吉为首的倭人海寇集团,终结了帆别钱,消灭了倭国的私掠许可证,并且完成了对倭寇船只的管控。
倭寇出现的另外一个诱因,就是彼此内战不休,饱受战乱之苦的倭人,只能走上成为倭寇这一条路,这个诱因也解决了。
现在倭国各大名,在朝鲜战场上,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发动征伐了,现在都只能静静的舔舐伤口,静静的等待下一次机会。
但已经没有机会了,大明不会再给倭国机会了。
倭国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被迫开始闭关锁国了,因为港口、海船、造船厂、矿山都已经被大明所掌控,完全控制矿山,就可以锁住文明的进程。
倭人现在想做倭寇也没有门路了,关上了一扇门,必然打开一扇窗,走投无路不能做倭寇,可以做倭奴。
不仅要军事胜利,还要政治胜利,经济胜利,还要根本上解决矛盾,完全胜利,也是大明赢学的另外一个特征。
“啧啧,这也太奇怪了,将领们居然纷纷上奏,为高启愚请功,戚继光、李如松、祖承训、马林、麻贵等等,有意思。”朱翊钧在动身前往天津州之前,收到了大明军前线的奏报。
戚继光告诉皇帝,大明军已经动身了,计划在三月十日抵达天津州塘沽港,比较吊诡的是:一堆武将,为文官请功,简直是怪事一桩。
冯保将一本本奏疏摆开说道:“陛下,高启愚前往京都和倭寇谈判,把自己的命都赌进去了,索要了比战场上更多的好处,如果将领们不为他请功,这日后,文臣出使,恐怕不仅不会保护战场的胜利,还要吐回去。”
“以前都是这样的。”
大明朝堂存在着文武之间的矛盾,大多数情况下,武将们赢回来的,都会因为精算之风,原封不动的送回去,武将在边方打了胜仗,朝中的文臣大多数都是先质疑,如果是事实,就否定。
这种一团乱糟糟的景象,是兴文匽武带来的影响,大明振武后,余毒未消,终于在高启愚这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种风气由来已久。
王安石振武,熙河开边两千里,司马光以‘窃人之财,既为所执,犹不与之可乎’为由,就把打下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