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日心说?”万历皇帝满脸疑惑。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宇宙模型之中对于地心说还是日新说并没有明确倾向,因为大多数天学家只是研究星象,甚至不认为大地是一个球体,也不觉得地球和其他星球是同质的东西。
但中原天学的一大好处在于中华文化对于各种天文模型都有很高的接受度,别说是日心说了,就算佛教的九重天宇宙观,中国人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接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王文龙借来纸笔画出太阳系的经典模型和地月模型。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段日新说的提出无比重要?
其实针对宇宙来说,太阳系只是一个很小的系统,以地球为中心还是太阳为中心都能做宇宙观测,但在天文学发展的早期,人类所有文明主要的观测对象都是太阳月亮加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对于这七个星体的运动,日心说的模型简洁明了,地心说却因为以地球为中心,使得围绕太阳公转的其他五大行星的轨迹直接跑成万筒,理解难度上了不止一个台阶。
表现在现实中就是,王文龙借助图像解释了一些天文现象,而万历皇帝看着王文龙画出的太阳系模型只用了片刻就理解了日心说的意义,并且还很容易地通过太阳系模型,理解了日食、月食、金星凌日等等现象对应的天文景象。
王文龙道:“欧洲之人从他们古代传承了一本名叫《至大论》的天文著作,此著作的相关思想在元代也曾翻译入我中原。《至大论》一度是欧洲最完善的天文理论,故而也被当时的天主教会所吸收,并且被天主教会中的学者奉为圭臬。《至大论》中描述的宇宙便是以地球为中心的。”
万历疑惑:“哪怕地心说理论流传久远,但既然有更好的理论,便应有新陈代谢之意,为何欧洲人还要坚持地心说呢?”
王文龙解释:“这都是天主教会作怪,天主教在欧洲承担着治理与教化民众的功能,广开神学院训练教士,千百年间他们都用《至大论》中的模型当做正统教材,于是当有人提出与治大论所记不同的日心说时,欧洲的天主教会便觉得这是一种异端邪说,会冲击天主教会所教内容的绝对正确性。”
王文龙道:“在欧洲第一个正式提出日心说的学者名叫哥白尼,他生前虽已有了日心说的模型,但是去写成了大作,却迟迟不肯发表,直到六十多年前哥白尼即将逝世,才将作品交与友人印刷,此后哥白尼虽死,却因此受到教会的追查。欧洲也有颇多学者知道日心说的可贵,但是他们都受教会的压迫,不敢明言,有一教士名叫布鲁诺,此人颇是刚直,他直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