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下来的,修堤的材料也仰赖于建阳先生所发明的水泥,接下来便请建阳先生说话。”
观众们见到王文龙走上高台,掌声再次响亮起来。
“建阳公!”
“静观先生!”
“先生辛苦了!”
王文龙和朱汝器拱手见礼,一脸笑容的看向台下众人,一直等到大家的掌声和喝彩平息,王文龙才笑着开口道:
“大堤修造还没完成,接下来几十天大家都有的辛苦,我以为成功庆贺的话,等到金堤建成之时咱们再说,现在先庆祝了,届时恐怕没了力气。”
闻言众人都是大笑,王文龙道:“我今日也没什么好说的,只宣布一件事。海五路、三一教、民党还有泉州各路海主愿意资助大堤修造,将派来一个技术团,另外再为大堤捐资三千两。我与家人商量了,也再捐资两千两相助。”
王文龙说完便对台下拱拱手,直接下台。此言一出,众人愕然,接着便是一片赞叹之声。
“五千两银子?”
“建阳公高义啊!”
“先生大德,建宁百姓没齿难忘!”
除了感激王文龙的善意,知道王文龙最近在建宁县所做手笔的人更是惊讶于王文龙的富裕。
王文龙在建宁县的投资光是水泥厂就至少掏了三千两,现在又拿出两千两,他的可用资金到底有多少?
许多建宁人过去只是知道王文龙有钱,现在才晓得他究竟有钱到何等程度。
几个月间便掏出五千两银子投资家乡,这样的举动就是此时最有钱的富商也得咬咬牙。
王文龙之所以投资大量钱财,也是知道建宁大堤修造的紧张程度。
增加投资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抢工期。
建江的枯水期有限,现在还面临秋收,能动用的劳力工时同样紧张,水泥厂的生产强度已经拉满。各方努力,才有了如今修造大堤的条件。
万一工期拖延,大工的用工成本、原料成本都会直线上升。朱汝器在一两个月间管得住手下人吃拿卡要,但若是工期延长,他也防备不住大量的贪腐漏洞。
大堤的建造动员只用了半天时间,当晚建宁府大堤便正式开工。
林发金是建宁府城南的百姓,被征徭役来到建宁的修堤工地上,起初还本着过去服徭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思想,反正是出白工,多做少做都一样,虽然这次建宁府大堤的修造说的仿佛多大的事情,但林发金也不觉得此事一定能成功。
上惯了徭役的他来到府城的第一天,原本想懒懒散散的找地方休息睡觉,却没想当天傍晚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