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搞过“三七五减租”,即是将地主的租税规定最高额度为三成七五,这在前世台湾工业化前期已经是会得罪一大票“地主皇民”的“仁政”。
因为随着明清两代开发台湾,到王文龙前世台湾的工业化前夕,大地主给佃农的税额是反过来的,六成二五以上的粮食都得当做地租上交。
甚至农民还不是那时台湾被盘剥的最严苛的群体,更惨的百姓当属矿工。而负责盘剥矿工的主力就是这位颜善彩的后人。
颜善彩家在原历史上从清朝开始便在台中开采煤矿,甲午之战后,日本占据台湾,颜家便让子弟努力学习日语、交好日本人,成为模范皇民。
后来日本人将台湾的民营矿业全部征收,指将开采权租售给与日本人交好的家族。颜家得到开采资格,从此真正发迹,后来更和三井公司合办“基隆炭矿株式会社”,成为所谓“台湾五大家族”中以矿业起家的“基隆颜家”。
日军侵华以及侵占太平洋群岛所需的战船动力煤,有相当部分就是颜家后人组织开采出来的。
颜善彩收这么高的课税,也是按市场价浮动,这几乎是百姓愿意接受并且不造反的最高额度。台湾土地广阔,即使把收成的五成三交给颜家佃户也能吃饱饭,日子过得比在福建好上不少。
但是租种颜家土地的百姓们来到台湾目的是改善自己的生活,交完田课后所剩余的钱财却完全无法使他们有更大的发展。
交完田租后的剩余部分太少了,既不能送孩子去读书,也无法存下足够钱财自己开荒买地或者做小买卖。
而且收了这么高的地租之后,这些百姓还得为颜家义务劳动,帮颜家去开辟山场或者疏通水渠。
还是那句话,这些租客不愿意干,有的是人愿意干。
……
鹿港。
原时空这地方要等到清朝大批汉人前往台湾移民才能开发起来,在本时空因为台湾移民的提前兴旺,此地也早早获得发展。
和王文龙前世一样,漳州移民也将鹿群聚集的此处港口命名为鹿港。
台南港是台湾做对外贸易以及停泊大型船只最容易的所在,而鹿港却是从福建前往台湾最佳的中转之地。
因为移民众多,此地的发展不逊于台南,王文龙现在所做的街上已经有近百间店铺,摆满日常用品,油车、染房、建材、银铺鳞次栉比,街口还有个妈祖庙,看着已有福建大县城的街巷规模。
拿着三一教收集到的资料,王文龙却是越看越皱眉。
台中彰化鹿港一带,是此时汉人移民和大肚王国的交界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