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些古板之人却是难劝了。”
王文龙道:“列位或许不知福建溺女之风何等严重,我在布政使司衙门之中看了十年前的黄册统计,光是记录在案的家庭,男口整整就比女口多了一成,更不说那些逃户隐户了。”
“男女本自一夫一妻相配,如今男口多出一成,那就是一成男子无可成婚,再想到如今富家多有纳妾的,民间无法婚配的男子数量只怕更多。”
“列位或许不知,如今普通男子想要成婚是难之又难,福建生女多溺死,故女子甚贵,女家出嫁要许多钱财,而男子娶女,哪怕再婚亦须三十余金,抵上一个壮年男子三四年劳动所得。”
“福州城中有再婚者,竟引得前夫争抢,求敷复讼,甚至这样的讼牒已经站到福州府衙门中讼牒的十之六七。甚有男子仅三四十岁,而女子以六七十岁者,其老死不得娶者,又比比然也。”
在场诸人普遍家境优越,虽然知道民间男女比例失调,但是从来没有人用数据说明这一问题,当听说福建全省的男子居然比女子多出一成有余闹出这么多事情时,众人全都愕然。
坐下的蔡景榕闻言不禁惊讶:“男子婚娶困难,无妻无子,世家之念绝则盗贼之心生,怪不得会使得各地风俗不正、地方不宁。”
这时下面却有人突然发话:“若这样便该劝诫溺女,却也不必让女子工作1
王文龙看向那人,见他颇为年轻拱手问道:“敢问先生名姓?先生以为女子为何不能工作?”
那人站起身来:“在下城关吴国华,字朝宾。”
“天生道理,男子工作女子持家,天下皆然,如何到建阳先生这里却大为改变?”
“朝宾先生这却说错了1王文龙笑着说道:“先生只知咱们中土风俗,却不知海外有许多地方还是女性氏族社会,女子是家中主事之人,同一母亲所生的子女组成部落,部落中孩子由舅舅和姨娘共同抚养照顾,甚至有不知父亲是谁者,也没有说什么女子不能工作的事情。”
吴国华摇头说道:“那是番邦蛮夷的习俗,正如《西游记》里头的女儿国,但在咱们中华地方如何能有这样事情?”
王文龙笑着说道:“女性氏族社会。
咱们中华也曾经历过,便是尧舜之时也还有遗存呢。”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好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女性氏族社会的存在,更别说中国古代还有过这样事情,儒家典籍中也不见如何记载。
王文龙说道:“这并非我胡乱言之,乃是典籍之中都有反映的,先秦古籍中高贤大德许多都是母亲感应而生,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