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版的中餐。
王文龙前世去琉球旅游时所吃到的版本还是经过日本殖民魔改之后的,本时空的琉球文化还没被糟蹋,看看桌上的“七宴”原版菜品:熏鸭、红烧鱼、扣肉、煎豆腐、酒糟烧肉……
这毕竟是请国王御厨所做的菜,王文龙的夸奖自然是要的。
其实琉球“七宴”真正出名是在这年代的日本商人之中。
大明不允许日本商人登陆,日本人没有机会吃到真正的中国菜,而这年头的日本人崇信佛教,此时日本四岛黄豆又产量少,所以这年代的日本烹饪技术极为落后。
哪怕是武士阶层,也就是吃个白米饭配腌鱼而已,平民以素食为主,且既不会养猪也不做豆腐。
琉球国宴中学自中餐的扣肉、煎豆腐等菜品自然让日本上岛的商人眼界大开,吃的舌头都要掉了,日本国中对琉球七宴的赞赏自不会少。
此餐除了请国王厨师做的大菜之外,郑迥自己的家厨也展示了颇多“琉球料理”,包括:豆腐乳、炒苦瓜、泡盛(老酒)、桔饼(橘子蜜饯)——这些也是后世日本自豪宣称的“琉球饮食”,后世日本还把这些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拿去申遗。此时还没有这些糟心事,王文龙和杨天生表示吃的很合口味,特别是“琉球泡盛”,和杨天生在老家买的福建烧酒几乎没区别,都给吃想家了……
几人正在吃饭聊天,就见郑迥的家臣急急忙忙跑进,在郑迥耳边说了句话。郑迥脸色巨变。
杨天生问道:“郑大人,何事?”
郑迥整理了一下表情,道:“圆觉寺主持菊隐听说建阳先生到达首里城,专来相见。”
王文龙若有所思,杨天生问道:“这人是何来头?”
郑迥勉强一笑,介绍说:“菊隐为本国名僧,深受国王信赖。”
“原来是位高僧。”杨天生点头。
王文龙默默看着郑迥,他知道菊隐的身份并不止是个和尚这么简单。
和日本一样,琉球国中僧人也有极高地位。
菊隐出生琉球贵族,自幼出家,到日本云游十几年,受了日本临济宗大德寺派的传承,这一派佛教势力当年是由那位“聪明的一休”——一休宗纯复兴的。
一休宗纯可不是啥野和尚,他是后小松天皇的私生子,大德寺派得到室町幕府的部分残留势力扶持,在日本国内也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宗派。
原历史上尚宁王被萨摩藩俘虏,就是菊隐陪同他到江户,并且向日本沟通,使得尚宁王能够归国,而后菊隐成为琉球王国摄政,称“球阳国师”,执掌琉球朝政近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