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再怎么忽略不计,手腕也不可能一直维持同一个地方,丝毫不晃动啊。
主治医生的手也不可能这么稳。
更何况后面还要换弹匣,中途数次变换动作,不瞄准的话,早就已经偏到姥姥家了。
白天可视条件尚佳的情况下,都不能这么打。
两名裁判员都不太看好陈钧的成绩,主要是他表现的太过于急躁了。
越是懂得偏差一毫米,错开二十公分的道理,就越不认同陈钧的打法。
而他们却全然忘记,刚才射击时,每射出几发子弹。
枪膛中射出的曳光弹,都有“火花”弹起。
这至少代表着每隔几发,都有修正弹道的机会,陈钧也都在盯着啊。
他又怎么会犯这种最低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