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咕着,不过不好打归不好打,他神情上可没丝毫的愁容。
反而有些隐隐的兴奋。
毕竟,谁特么连续打三场,场场都是代表红方,代表守的一方,次次被动防守心里也不舒坦啊。
终于逮着主动进攻的机会了,心里是会忍不住有点小小的激动。
陈钧这边在紧张的备战,整个交战大厅同样都在筹备。
现场时不时传出低声下达指令的动静。
在总导演严通勋站立的控制台后方,也有一个大屏幕。
不过他后面的屏幕并不播报实时战况,只是笼统的显示各学院代表队推进的情况。
就拿陈钧代表的西京陆院来举例,在屏幕上显示只是一道红杠,目前和代表蓝方的金陵陆军指挥学院蓝杠,双方处于势均力敌的显示状态。
俩杠中间夹着一个大红色的vs。
他们双方在交战过程中,随着火力的减少,兵员持续损耗,会释当的减少蓝条或者红条长度。
以此,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哪支代表队,处于劣势。
时间一点点流逝。
交战双方的气氛也越来越凝固。
陈钧这边同样遇到了不小的难题,虽说这次他做主攻看似是一改之前的规定,占到了不少的便宜。
可俗话说,筑城以卫君,选廓以卫民。
从古至今城市攻坚战就屡见不鲜,并且一打就是数月乃至数年,攻守双方都会为此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
这跟海上作战恰恰相反,海上是几乎没有遮挡物,数百里海域就双方的的火力聚集,碰面就干,没啥可说的。
但城市攻防战到处都是掩体,再加上新军事技术变革,城市战加入不少新的元素,各种尖端武器开始频频出现在围绕城市的争夺战中。
这些暂且不提,城市攻防战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人道主义这种非军事因素,也被夹杂其中。
作为未来战争,避无可避的模式。
各国军队都在研究这方面。
陈钧一上来就被他揭了城市战头彩,凭运气拿下最复杂的战争模拟境况。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实力了。
陈钧虽说急,但他却不燥,因为针对这次作战他已经知道怎么打了。
在竞赛大厅隔壁的大楼,一间小型信息室中。
这里坐的可不是记者,更不是主办方那些协会或者各学院的教授。
在这集中的都是军方过来的人。
以陈涣然为首,西京陆军边防学院校长丰宏毅,金陵陆军指挥学院校长林臻和,都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