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进行了刨析,好巧不巧的又贴合了前段时间总参的会议宗旨。
这倒没什么,报告从宏观的角度入手,这也并不算什么稀奇事。
但真正让他惊讶的甚至有些震惊的,是在报告的后面。
陈钧几乎没怎么描述他在这次会议中学到了什么,而是通过时代发展,把电子战系统的发展趋势从目前单一的干扰,渗透,阻断。
描述到全频段,全域,全天候,全方位的电子战能力发展。
就比如说,全频段是指电子战系统能够对低频到高频的,各种频率段的电子信号进行探测和干扰。
全域是指电子战系统能够在陆地,海上,空中和太空,等各种作战环境下发挥作用。
全天候就是代表电子战系统,能够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工作。
全方位那就是指电子战系统,能够对来自不同方向的信号进行探测和干扰。
听起来似乎跟后世的那些没有什么区别。
但要知道,目前电子战的实践,才刚刚起步啊。
就比如说陈钧在模拟作战当中,想要干扰敌军,除非在特定的条件下。
技侦手段检测到敌人的雷达信号,通讯信号,那就只能干扰到搜索的频道。
近在咫尺的其他方面,顶多会受一些影响,无法形成全方位,强而有力的攻击。
就是那种只要一动,就能把敌人所有电子系统都给打趴下的能力。
这玩意其实就是陈钧想起后世,打仗动不动就安排电磁干扰弹洗地,管你什么雷达,无线电,攻防一体指挥系统。
全趴窝吧你。
都没必要费劲搞你那通讯系统,属于一窝端的类型。
但他没写的那么直白,只是从大方向阐述了一下这种战术的必要性。
除了这些。
陈焕然还发现陈钧对电子战系统向智能化,也就是说电子战系统具备自主判断和决策能力。
能够自动分别和识别各种电子信号,从而精确干扰敌方的通讯系统。
说白了这些还是跟后世有关,就是敌我识别系统,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攻击。
陈钧的知识得益于他经历过这些,其实历来有关电子战方面的记录,也不单单是报告上写的那些。
印象中2016年电子战,练手规模不是挺给力的嘛?
11区在海边建造了一座雷达监控基地,刚建好没多久,就变成了电子战实验的经典基地。
这部队正愁没地方练手呢,11区把地方都建成了。
雷达监控基地建好后,没几天,就发现上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