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底里认为自己是最后能说话的人。
所以跑过来谈谈他内心的想法。
这些,陈钧都理解。
无论王牌部队再怎么声名显赫,再怎么名声在外,可组成王牌的单位,终究还是一名又一名普通的军人啊。
当战争即将来临时,他们也有很多话要交代,不敢跟家里人说,只能把隐藏的话,说给最亲近的战友。
很显然,梁科翔在一营没有特别亲近的战友了,动员大会结束后,就匆匆跑回来。
把他当成了最亲近的战友。
在有理想的地方待着,地狱也是天堂,在有希望的日子里,痛苦也成快乐。
这就是军人的使命缩影啊。
陈钧默默的听着老梁的话语,期间没再打断,其实关于战争的心得,他比梁科翔要深刻的多。
因为突击队对比常规化部队,接触的环境要严峻的多,也恶劣的多。
知道为什么突出重围的战友,会放弃自己生的希望,再重新返回战场吗?
这说到底不过就是因为一个信念:同生共死。
队长身负重伤,副队长救队长,班长救副班长,副班长救战士,队员救队长,队长救队员。
战友情深,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无数个日夜同甘共苦铸造的钢铁军魂。
但这些心里话陈钧不能和别人讲,包括这次战备最终的结果,他也不能讲。
安静的坐着,听一个老兵讲讲他的心里话挺好,可以适当的释放下内心的憋闷。
两人吃完饭。
陈钧没有让梁科翔回二连,而是带着他从一连开始视察,看到哪个宿舍里面战士没有午休,就走进去跟他们聊聊天。
话题也不固定,有时聊陈钧自己在军校的经历,有时和那些老兵吹嘘自己参加阅兵排练的辛苦。
要不就是分享下阅兵上场时,集合方队从广场路过,内心的感受。
做这些,陈钧可不是为了嘚瑟,本意也不是拿着自己辉煌的过往去炫耀什么的。
毕竟战备期间,全营的动员工作都开展了,这时候营里的干部,怎么着也要有点行动。
当然,带上老梁也是为这家伙积攒点人缘,同时分散战士们的注意力。
六月底很快过去,迎来了七月初。
这段时间全营的战士,几乎每天都紧绷着一根弦,等待着上面随时下达的指令。
营里的训练也几乎都停了,上午和下午,甚至是晚上,时时刻刻都在全副武装待命。
陈钧在这期间,也尽职尽责的做好一名营副的工作,一开始还带着老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