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的再起劲,也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再说了,上面都等着呢,他也不好过于耽搁不是。
试点初期,一营的任务不算多。
也就属陈钧最忙。
三个连队,要退伍的,转业的,留队的,各种统计陆陆续续提交到他这里。
人员编队,火力战车配置,三个连队里面的副连级干部分配,陈钧都要负责。
当然了,这个过程该和赵营长协商,还是要时不时碰头商量商量。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来到了八月初。
这段时间里,一营变化并不大,但外界动静可不小啊。
之前战备期间,陈钧荣获一等功,送功的事情被上面给压了下来,需要全力备战。
如今战备结束,前期积压下来的工作,开始陆陆续续开展。
有关陈钧一等功送功的事情,自然也在这时开始具体落实。
说来也巧。
这次一等功送功,正好还是碰到征兵的节骨眼上。
2016年7月25日,也就是陈钧参加集团军会议过后两天。
军部就着手召开了全国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开始全面动员部署年度征兵工作。
规定是8月1日开始,9月10号运兵,征兵群体将重点放在职高,中专,技校等等,有学历的人群。
可能是军改大幅度铺开,试点单位出现,大会针对这次招兵政策要求,也更严格了一些。
这种节骨眼,对于下面的乡镇,县里面来说,要求提高,工作难度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但这些,对陈钧的家乡融安来讲,却不算什么了。
一等功的大红条幅,红底鎏金大字的“一等功臣”牌匾,小百十米的送功车队,逛遍了整个县城,包括下面各乡各镇。
武装部的人,更是乐得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拿起手中的鼓锤攒着劲的敲。
喜气洋洋的氛围,传遍整座县城。
小舟村同样热闹非凡,陈钧的父亲陈白水,母亲李秀琴,面对这种场面都已经熟悉了。
一整天都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招呼过来送功的队伍。
那场面,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举村同庆都不为过。
陈家出了个了不起的孩子,这几乎都成了小舟村村民,人人挂在嘴边的话了。
唯一可惜的是。
陈钧由于工作太忙,试点初期从部队赶不回来,也就是送功时家里给他打电话。
听一听热闹的声音。
当然了,这次一等功是京都军部联合参谋部下达的送功通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