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作何打算?”梁岳问道。
“我已经完成了我该做的事情,杀人无数、仇敌满朝。”梁辅国轻笑一声,“如今功成身退,不如归去。”
“功成身退?”梁岳注意到他的话。
正常来说,梁辅国被人围杀虽然逃脱,可丢官抄家,实在算不得“功成”。
“其实朝中之事,我和宋知礼一直都有默契。”梁辅国道:“这件事只有我二人知晓。”“你二人……”梁岳也略微诧异。
此前看宋知礼和梁辅国斗得不可开交,给梁辅国本人都逼得下狱,还以为这对昔日同窗好友已然彻底互相背弃。
梁辅国慨叹一声,“此事就说来话长了。”
……
随着一票人马进入,皇城宫门次第打开,一路禁军纷纷放下枪戟,目送这支队伍进入宫中。
走在人群最前方的,正是面如冠玉的右相宋知礼,他此时神情肃穆、威严深重,一改往日的温润气质。开始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刻,就是得这种威压才能让人有安全感,愿意追随在他背后。
此时在他身后跟着的文武朝臣,几乎就是神都百官中的大部分了,都是在右相府与齐昆仑府中合流来的,另有一部分在皇城外等候消息的,也随大流走了进来。
无头苍蝇一般的群臣们,在皇城外见到宋知礼率众而来,虽然有些意外,但也算是找到了领头苍蝇。
就在前不久,梁辅国曾经一人走进过这皇城,面对着刀枪剑戟,背后空无一人。
而此番宋知礼再来时,背后是满朝朱紫,面前是浩荡坦途,直登山河大殿。
宋知礼一言不发地迈步前行,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走得这么顺利,并不是因为自己威能服众,而是因为有人替他将前路都肃清了。
眼前空荡,让他恍惚间觉得自己走上的不是山河大殿外的台阶,而是剑道书院的后山书亭。
亭间有一慷慨激昂之少年,正在对众人讲述着他的宏图愿景。
“如今国家危亡,究其根源,皆在朝堂之上。百官冗废、宗室吸髓、世家窃位,此诚千年所积之弊病。此内患不除,九鞅外亦有他国!胤国终亡!”
他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可亭前本就寥落的人群,已然逐渐走光,彻底空无一人。
“梁辅国,书院学子多是世家出身,也都是有为官愿景,你跟他们说这些,岂能有人应和?”少年宋知礼远远出声。
“不辨善恶之书生,将来亦是贪赃枉法之官吏。”少年梁辅国也淡淡道:“该杀。”
“你杀性太重了。”宋知礼摇摇头,“想要救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