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这舆论导向变了,高廉的定罪就难了。李党那帮人,岂不是更有借口,尝试翻案?”
赵都安淡淡道:
“你们要记得,博弈真正的战场,永远不在于这些舆论,恩,不是说不重要,而是说,这永远不是决定性的。陛下要他死,李彦辅若只有这些手段,最多拖延时间,但仍改变不了结局,安心些,都去忙吧。”
众锦衣这才散去。
说是这般说,但中午时候,赵都安还是去了趟都察院,找陈红了解情况。待客厅内。
“局势不妙啊,”镶嵌银牙的陈御史一脸苦笑,几日不见,这位钦差副手显得疲惫了许多。
赵都安眯眼意外道:
“因为那些声援的声音?还是坊间的谣言?”
陈红摇了摇头,小声说道:
“赵大人有所不知,今日,有来自地方上各道的加急文书送上京,尤以建成道、淮水道、临封道为主,乃是地方官为高廉请命的奏折。
恩,临封道这块,主要是临封府的一些官员在呈递,太仓府倒没什么,另外,按察使刘季是请辞告老还乡的……重点不是这个,是地方官的请命。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赵都安脸色也凝重起来:“竟有此事?”
他原以为,南方士族游说,在证据上拉扯就已是极限,不想地方官员联名上书……这意义就迥然不同了。
女帝可以不在意京官们的话,但却不能忽略地方官的奏折。
前者就在眼皮底下,后者鞭长莫及。
陈红叹息道:“而且,今日的会审也不顺利,高廉在堂上咬死了被污蔑,那王楚生提供的证据,也真被找出了瑕疵。”
赵都安皱眉道:“咱们回京前,已经核实过一次,高廉犯下的那诸多案子里,虽未全部证实,但有几件重要的,已是有铁证的。”
陈红苦涩道:
“话虽如此,但奈何王楚生的话里,并非全都无懈可击,一些指控的确证据不足,或是线索被销毁,或是他添油加醋,或是他替高廉办事,并不知晓全貌……
总之,被挑出问题后,李彦辅的人就要死了,说既有许多假的,那如何说明其他证据是真的?要求重新核实。
可南方士族这样运作下去,只怕对我们有利的证据,会越来越少。
而且,李彦辅眼下在刻意,将这件事往逆党上引导,在宣称,诬陷高廉,迫使朝堂内斗,是逆党的阴谋,不可遂人愿。”
说着,他摇了摇头,又振奋起来,道:
“不过,袁公方才也与我们说过,眼下我们有两个优势,一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