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不认自己是君子的。”萧砚依然摇头失笑,进而颔首点头:“不过,大帅应是君子吧?”
慧明再度一愣,却是不好答了,沉吟半晌,方才点头。
“那便承慧明大师一言。”
萧砚复又一笑,竟是突然一退,叉手相拜:“既有慧明大师作此中间人,我却是不得不信的。那就如此吧,两年之内,若有什么变故,萧某可就免不了要叨扰伽耶寺了。”
慧明正欲赶紧去扶,闻及后言,自是骤然再愣。
此时那内力隔绝四面的法门已然失效,萧砚如此出声,如此姿态,当然引得公羊左等人纷纷来看,更是难免对这两年之语暗暗揣测。
至于慧明大师,这会骑虎难下,自然只能苦笑应下:“贫僧却是不敢承萧施主这般大礼的。”
萧砚则是坦然起身,指着魁丑与石瑶等人:“这些人在我安乐阁作客半旬,也请慧明大师回去替我转告大帅。”
“阿弥陀佛。”慧明双手合十,一声应下。
“公羊……”
萧砚转头欲吩咐公羊左,但一声而顿,沉吟了下,却是亲自走过去,解了阳叔子身上的穴道,坦然以对。
“上官今日恰才将剑庐消息用信鸽传给我,李星云不知其踪,你随慧明去,定是能寻到的。”
这句话只差点明所谓剑庐之火是刻意为之的了,但阳叔子并不回答这句话,反而是执礼向下。
“多谢。”
他在谢萧砚不计前嫌,体己他忧徒之心。
萧砚则只是平静道:“不用谢我,若没有今夜之事,你最好的结局,便是立刻就死,方为所有人都好。”
左右闻言一惊,皆是不知其意。
阳叔子坦然一笑,拂了拂袖子,复又一礼,朝慧明而去。
“不过,一码归一码,伱赠我剑诀,我便赠你一篇拼凑的长短句吧。”
身后传来了萧砚的声音。
“昔年,李太白于嵩山登剑仙之境,天立星既为他百年后唯一传人,也该得此篇。”
阳叔子便折头去看。
却见萧砚探手一招,远处那柄八面汉剑便轻盈而起,落于他手。
遂,几行字以剑气之姿,显于地板之上。
正是: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三十六峰……长剑在……”
阳叔子喃喃自语,擦了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