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可以预测到,如果萧砚真的走到了这一步,那么绝对会有手段迫使各路诸侯真正承认他这个天子。
正统名义一坐实,李星云便只能哪凉快待哪去了,晋国李克用、蜀国王建这些诸侯,只会舔着脸拥护萧砚,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大唐忠臣的身份。
李克用这几十年来不就是这般过来的,就算他再跋扈,再目无唐室,在行动上却也一直奉大唐为正朔,严格表明自己的立场。
袁天罡需要做的,便是把这股“势”先一步揽到李星云的名下来。
当下头疼的,便是如何才能让李星云这个殿下迈出这一步。
袁天罡这几年占卜算卦,能看出天下局势还是大体会向之前预测的那般走向,朱温会亡于伪梁宗室之手,大梁社稷不存,李唐坐大……
他不是神,能预知大体走向已是胜天半子,并无法算出具体个人的行动走向,且不说当下的天机已因为萧砚的原因变得一团乱,袁天罡并不太依赖卜卦。
他只相信事在人为。
——————
太原,晋阳宫。
太原是大唐的龙兴之地,这一座大唐北都的地位在过去数百年乃至当下来看,都是毋庸置疑的。
隋文帝开皇九年(590年),晋王杨广扩建晋阳宫,并在晋阳宫外筑周七里、高四丈的宫墙,初成规模,而后开皇十六年(596年)、大业三年(607年),杨广都分别扩建、重建过晋阳宫,遂作为行宫来看,晋阳宫的规模竟已足以与汴京朱梁皇宫相媲美。
晋阳宫设于太原城西北隅,当年大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便就是被太宗李世民联合晋阳宫副监裴寂诓骗进宫由宫人侍寝,犯了死罪,高祖才硬着头皮被太宗推上了造反路。
当今晋王李克用住在晋阳宫里,倒没人会说晋王犯了死罪,便是袁天罡,也未曾在乎过。
太原的地位很重要,作为北都,是昔年整个大唐的屏障。它居于河东腹地,东、西、北三面群山合抱,依托周围大大小小如龙山、蒙山等山脉,并有娘子关、石岭关等关隘拱卫,地势极为险要,是“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战略要地。
除却有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水居中穿过外,太原城本身还有极为坚固的城墙,周长近五十里,高四丈,由东、西两城外加中城组成,极是雄伟壮观,易守难攻。
晋国单只是坐拥这一富庶且雄伟的北都,便已具备虎视天下的野心。
在这晋阳宫登楼眺望,便可以看见“流水如碧玉”的汾水,虽天气还未回暖,然槐柳成荫,烟波相连,有北地他处难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