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三镇节度使,全城数十万百姓私下谈来,都只觉足以让风云色变,大梁权势可谓一朝从朱氏倾斜而入外姓,其中隐情,更是让每个人都兴于津津乐道。
所谓权臣于顶,到了这一地步,再想后退只有绝路,唯一的选择便是继续向前,然这位天策上将的前路如何,天下恐怕没几个人敢信誓旦旦的打上包票,实在难料的很。
不过现在这位宋王爷、上将军正是权势正鼎之际。
朱氏两代帝王,新帝虽居于皇宫,但在面对上将军时亦需小心言语,而那太上皇朱温,据说更是由上将军亲自奉在大相国寺潜修仙术,此番又有所谓直属天策府的夜不收充为上将军爪牙,密布整座都城……
这前路,到底是一步登顶,还是万丈悬崖,谁也不好说,谁也不敢说。
但天策上将仁德,遣开封府照料全城孤弱,极力免受城中百姓受兵乱影响确也是事实,夜间更有官吏沿街敲锣告示,言明日一早,城中各个门店不得无故闭门,城门亦会重启,外间瓜果蔬菜、柴米油盐皆会正常转运入城。
同时,但有遇见欺凌百姓之军士,当时可暂且忍受一二,事后苦主则可直接登开封府状告,若事有属实,开封府不但尽数赔偿苦主损失,还另外赏赐一贯钱等等。
奇了怪哉,区区开封府,不过管些民俗琐事的衙门,居然还能管束这些兵爷了,说出去恐怕谁也不会信,但城中百姓眼见从动乱开始到今日夜里,都鲜少有那河北将士趁乱抄掠民宅之事后,却又都有些将信将疑起来。
不管如何,明日一早便能见个虚实了,说不得天策上将真能凭借锋锐之势压得一众兵爷乖乖听话。
如果真能如此,那可就要让老天爷保佑上将军把这个权臣的位子做到底,一百年都莫要变才好。
——————
宋王府。
所谓宋王一爵,不过是今日午后才正式提出来的封号,当然不可能提前有府邸所备,而汴京寸土寸金,萧砚之前在城中一般都住在安乐阁后院的宅子里,甚至居住的时间很少,常年在外,一套位于城南的小宅也称不上“府”字。
朱友贞倒是大手一挥,要把自己那座均王府赏给萧砚,却被萧砚婉拒,朱友贞再怎么说也是新帝了,他居住过的府邸按照规制而言亦可直接提为某某宫,或者储君之所,萧砚不太想沾惹这些东西。
另外倒是有一个备案,全城上下,除了均王府尽显奢华外,便是原来所谓郢王朱友珪的郢王府最是不俗,占地很广,这些年朱温为了昭示对张贞娘的宠信,亦大为扩建,半点不比均王府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