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几岁的“大孩子”,每一个都是皮肤黝黑,表情认真,声音洪亮:“嫂子好。”
别看李清兰嘴上只是说一句“谢谢”,心里可忍不住想拍拍他们的肩膀,对他们说:“小伙子,辛苦了,热不热?累不累?走,嫂子给你买雪糕吃。”
李清兰随军来这里的第一个夏天,就想给站岗的战士们买雪糕吃了。
买之前,李清兰先问了刘武,刘武说:“这样不好,我们有纪律的,你这是扰乱公务。”
对象说的话,李清兰当然不会听。
于是李清兰就买了,买之前留了个心眼儿,万一不肯收,来回推搡的时候,雪糕就化了,于是李清兰改成买冰镇饮料。
结果呢?门岗战士用洪亮的声音,礼貌而坚定的拒绝了她,方圆100米都能听到:“谢谢嫂子,心意领了,我们有纪律要求的。”
李清兰只好遗憾地离开门岗,心里带着犯错误的愧疚。
事实证明,她对象的话,还是得听。
军营驻地有个供销社,为方便家属生活,搞起了“团购”买菜。
家属们“团”的菜,由供销社送到营门口,天气越来越热,菜在太阳下放一会儿,就会发蔫。
但因为“团购”实在方便,每天依旧有不少家属通过“团购”买菜。
后来,李清兰注意到,有时候,大家团购的菜,会被放到营门内的大树下。
因为避免了被太阳直射,放在大树下的菜,会新鲜很多。
这些菜是谁放到营门内大树下的呢?
供销社的人无法进入营门,那就只能是门岗战士做的了。
在炎炎夏日拿到被放在树荫下的菜,抬头看看在岗亭里认真站岗的战士,李清兰的心里流过一阵清凉。
这是一群细心的战士,团购的家属中,大概率不会有他们的家人,也极少有他们认识的朋友,他们本不需要做这件额外的事,但他仍然愿意为李清兰这群不相识的人多想一点,多走几步。
这样有心的小战士,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让人暖心、让人铭记的事情。
这件事让李清兰想起另一位战士。
她刚来这儿的时候,时常去散步。
经过营门,会听到有位战士用洪亮的声音喊“嫂子好”。
第一次被喊“嫂子好”时,李清兰甚至有一丝惊讶,因为声音实在是太洪亮、太有力了,让人有被重视、受到礼遇的感觉。
后来李清兰发现,这位战士在和每一个人交流的时候,声音都是那么洪亮有力,掷地有声。
这洪亮的声音,真真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