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本他写的书,他就能分到百分之五。
看起来每一本的收入不多,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每年的年底,出版社就会将稿费寄给王建业。
从出版社回来,王建业骑上自行车回到前门的独院儿。
三月份的时候,王建业找干杂活儿的张师傅,给自己在这院里,改了一间厕所,四月份就盖好能用了。
除此之外,四月份的时候,王建业还在院里的空场上,搭了一个黄瓜架子。
等到夏天七月份八月份的时候,黄瓜就能从黄瓜架子上往外冒了。
到那时,王建业想吃黄瓜了,顺手就能摘下洗了吃,方便。
下个面条,等面条盛到碗里了,现去摘黄瓜也来得及,新鲜呐。
种的时候,王建业没用化肥,也没用他自己的肥料。毕竟院里这块空地和他住的几個屋,挨得比较近,用他自己的肥料会有味儿啊。
将来换套大院子,空地也多,王建业不种种树,而是要种上常吃的瓜果蔬菜。
比如黄瓜、豆橛子、西红柿、茄子、辣椒、菜、菠菜、小白菜、大白菜、韭菜等等。
倒不是为了省钱,才选择自己种菜。
而是为了乐趣。
国人的骨子里,就有种地的基因。
如果有闲有钱有机会,谁不想在自家的小院儿收拾出一块空地,种上常吃的瓜果蔬菜呢。
自家吃,就没必要用化肥了。
院子够大,离住的屋远一些,那样用自家的肥料就行了。
这叫有机肥啊,种出来的瓜果蔬菜,比用化肥长出来的,吃着更放心。
今天是周末,轮到王建业休息。
上午他将写好的《川菜经典》送审。
中午,就回到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在家里做了一顿好的。
在家吃饱喝足,傻柱请王建业到中院他家指点一番。
一月份的时候,翠华楼的许主厨想挖走王建业,于是从傻柱这里入手。
耗用两个月的工夫,到三月份。
许主厨见挖不动王建业,彻底放弃这个念头,就将没用的傻柱赶出翠华楼。
四月份的时候,傻柱通过易中海的介绍,进到娄氏轧钢厂的食堂,做帮厨师傅。
“王哥啊,我在轧钢厂食堂帮厨这活儿,可真不好干啊,
你是不知道,食堂后厨那么些人,谁都能给我脸色瞧,
哼,等着吧,我手艺练出来了,就申请上另外几个食堂去,不跟他们玩儿了。”
傻柱和王建业一路走着,发着牢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