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人。
诸葛亮微微一怔,他并不是被后者赚去了目光,而是刘关张吸引去了视线。
准确来说是注意力落在了刘备的身上。
他双手过膝,大耳朝怀。
样貌跟诸葛亮熟知的刘备一模一样。
然而却没有大汉的大将军那般意气风发。他虽然身穿袍服,但神情疲惫而又沧桑,眼神迷茫而又坚定,坚定得就像是为了行侠仗义随时都会拔剑的幽燕豪侠。
尽管他的身后有着一排又一排衣着与大汉截然不同的人,诸葛亮仍然是有些恍惚。
恍惚中诸葛亮总觉得回到了那个隆中的午后,梦里那个率千人就敢驰援徐州,那个为了给兄弟复仇不顾一切,那个驾崩之前将所有的所有托付给自己的先帝,渐渐地与眼前这个四十七岁的幽燕豪侠重合。
现在这个幽燕豪侠连续三次拜访终才见到自己,豪侠并没有抱怨,也没有生气,他是打心眼里觉得这是高人的特质。豪侠不但气,反而拱手笑了笑,一边笑嘴里一边尊敬地说道:“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曾两次晋谒,不得相见。已留书信一封,不知可曾阅过?”
他的声音低沉却又有些好听,话里话外都透着满满的真诚。
听得诸葛亮轻摇的羽扇立即停了下来,连忙抱拳邀请道:“南阳野人,疏懒成性。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惭愧。将军请,请!”
诸葛亮邀请刘备就着席子对坐,刘备嘴里说着执着拜访的缘由,是受到水镜先生与徐元直的推荐,他相信这两位推崇之人,必定腹有良策,身怀大才,还望先生不要过谦,大丈夫抱经世之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诸葛亮本想说,刘皇叔不用说这些了,我跟你走。
可是眼睛余光一瞥,瞥见不远处的镜头,他稍稍冷静了下来。
此处终究不是隆中,而是仙乡。
是一千八百年后的后世,能够来到此处就应该遵守拍摄要求。
他忍住冲动,给刘备端了一盏茶,笑着问道:“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顿了顿,张口说了很多。他说奸臣当道,欲伸大义与天下;他说智术浅短,至今一无所成;他说唯望先生开愚鲁而拯救危难。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知道三国演义的诸葛亮自然清楚‘如今’的局势,他从“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说到“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其间没有一处磕绊,自然地就像是耐心在给刘备分析局势,认真地规划战略,列举出一条通向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