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官之中有应梦贤臣,无需过多注重,起到提醒之责即可。说到底董舍人不过是一舍人,并没有太大的权力。我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以后分辨朝堂里的忠良和奸邪,眼下只是一个尝试。”
“中庶子说得有理。”董允点了点头,能够成为应梦贤臣,足以可以证明这人是忠还是奸,实在没有监督的必要。
姜维点了点头,蒋琬说得确实没有什么毛病。
搞不清状况的霍弋学着姜维摆出一副十分认同的表情,像模像样的点了点头。
一众贤臣首推董允,董允欣然答应。刘禅并没有多想,蒋琬费祎董允姜维在他眼里即便远不如诸葛亮,但也是一等一的大才。
这些大才都达成了一致的想法,他为什么要驳斥呢?什么又补充了一条?在场每个贤臣都有责任时刻提醒他?通过,还是通过!全部通过!
犹豫一刻,都是对这些贤才的不尊敬。
“什么?阿斗主动提出要在生辰这日好好学习?”
听完宫人来报,刘协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哪个好人在生辰这日还这么刻苦啊?!
刘协立即命人请来了孙乾,亲自询问孙乾事情的真假。就算孙乾言之凿凿地表示臣说得都是真话,刘协决定还是拉着刘备去东宫看个究竟。
前脚才迈进东宫,后脚刘协就觉得不对劲了起来,“皇叔,你有没有发现不对劲。是朕幻听了吗?朕怎么听到了朗朗书声?”
“陛下,你.你没有听错,的确是读书声”刘备和刘协在窗门边驻足,通过窗子掀开的一角。可以窥见屋里的大致景象,屋里刘禅和舍人们相当认真。把当下的学习风气跟之前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以说自发的努力和拿鞭子赶有着本质的区别。
刘备不禁动容,果然.有着贤臣的影响,阿斗总算是走上了正途。
“那是什么?”
耳旁刘协的声音吸引了刘备的注意力,他顺着刘协所说的地方望去,只见董允握住毛笔刷刷地在写着什么。
问题是.
眼下分明是在背诵名篇,为何唯独董允一人在动笔?是边默边写?还是一心二用,兼顾其他的事情?
刘备和刘协就这么静静地观望,期间就算有属官躬身上前询问,也被两人示意退下。
等了好一会儿,总算是等到了休息的片刻。
刘协总算是看到了刘禅的表情,小脸上写满了认真。这令他一阵恍惚,仿佛从刘禅身上看到了某个人的影子,他喃喃自语,“皇兄.”
同时刘备也弄明白了董允在写什么,董允拿着纸,一边看着纸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