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三人灭一族
秋高气爽,雁雀南飞。
清风拂过山岗,金色的麦田泛起阵阵波澜,农夫们来到此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当中有些人,拿出崭新的农具,一茬又一茬的收割着麦子。
效率之快,引得周边几人投来羡艳的目光。
这几人样貌与汉人无异,不过一张嘴,飘出的却是磕磕绊绊的汉音。
“季当真是走运啊,当初我、我等都劝他丢弃老、老母,不要浪费家中粮食,万万没想到,侍奉老母竟然是考核加分向,如今他都成了刘将军治理下汉民,自从尝过叫‘面’的吃食,竟然还改名为‘面’,能用上工事厅的新农具,能采买郡里的菜、肉、盐、布”
“行了行了,幸,不要再说了,有说的功夫,不如多割几茬,多多赚些功劳和钱财,早日通过考核才是重中之重!”
“友说的在理在理,幸不要眼红面了,面即便没有‘孝’的加分,功劳也够了!我不求成为汉民,只要能保证如今的生活就好了!给刘将军帮工还有钱拿,还管吃食!能住上屋舍!已经比部族强太多太多了!”
“?灰,那你为什么手上的动作这么快啊!你难不成是在诓骗我!”
“住口!我.我我只不过是想给阿父阿母带点面尝尝.”
“!你这个竖子,这不也是‘孝’吗?”
刘备和贾诩来到毗邻河湟的金城郡边郊,披甲的士卒来回巡视,攥紧农具的羌人忙碌不停。
心中顿时升起一丝骄傲。
多亏了文和啊!
想到这里,刘备余光瞥向身边的贾诩。
贾诩面色如常,但心底说不出来的古怪,按道理他不过功曹,怎么就稀里糊涂的处理起羌人事务了呢?
这个念头刚一兴起,贾诩脑袋里便自动浮现出答案。
简从事负责护羌校尉部和吾允县文书,忙的焦头烂额。
新来的孙乾孙公祐蒙学算是把好手,至于政事还不如简从事呢!
赵子龙赵长史,在治政上还是有天赋,经过锻炼,一郡的政事应该不成问题。
奈何赵长史不是去平叛,便是混迹在工事厅.
马寿成.此人掠过。
想到这里,贾诩心中叹息,忽然他意识到个问题,似乎漏掉了个长史
贾诩吐出口浊气,反正此事是他开的头,那么由他结尾也是合情合理吧?此事一旦结束,吾便能歇息了!
“何事令文和这般欣喜?”刘备笑呵呵的问道。
贾诩回道,“自然是为将军取得的成就而欣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