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一波能碾过去,那就化身狼群,一同追逐,上下同心并力,作战积极性极高。
可如果一波冲不动对方,那就麻了。
组织度低的军队就这个缺点,缺乏韧性,经不起打击。
现在征选精锐骑兵,只是为了让一波流打的更猛!
就在黑熊等待降雪的时候,汾水驰道出口的雀鼠谷。
孙资骑着一匹老马来到汾水渡津处的临时营地,就见好多女人在这里休息。
但也有一些女人牵着半大的孩子去渡津后十几里处的山沟,等回来时大多孤身,神情木然。
也有的女人神情平静,仿佛切掉了一条臃肿难行的拖累,今后可以迎接新生活。
孙资的到来,没有引发任何的波动。
他少年时入读太学,董卓被杀时,因隔壁县的王允赏识所以外任县令。
天子东迁曹操担任司空时,因王凌举荐,曹操征辟孙资;恰逢孙资兄长被乡人杀死,孙资弃官回乡组织人手复仇后,就带着家人前往河东避难。
所以孙资不仅仅是王氏的乡党,更是门生故吏,关系极为牢固的那种。
如今的他情绪复杂,原本是贾逵来信规劝,请他出仕镇北幕府。
他这才告别家人,骑着老马返乡。
结果汾水道上遇到太原郡吏,才知这场战争的真实起源。
到底去不去见黑熊,已经从最初的选择判断题,变成了必须要去的填空题。
成功入仕,是保住王家的第一步。
他心意坚决,这不仅仅是报恩那么简单,更是士人为人处世的原则问题。
想明白这些后,他来找营地的负责人。
负责这处营地的是十几个关中兵,他们也是轮休,当值的关中兵指挥一些武装仆从、妇女宰杀羊群,也跟附近的商队交换粮食,各司其职,维持着营地运转。
孙资终究气度不凡,他上前打招呼,留守营地的关中兵几乎是本能的敬畏眼前的士人。
主动邀请孙资坐在营火边取暖,孙资询问:“黑镇北这番解救了多少男女?”
“不下算上孩童,不下二十万。”
关中兵指着外面的女人:“这是从左部王庭来的第一批,明日还有第二批。听她们说左贤王乘夜逃遁,左部没死的人,都要迁入关中去。”
说着关中兵笑了笑:“还有右部,如果攻破右部,这回能解救三十万男女孩童。”
孙资听了惊异莫名,又有一种本能的喜悦,可这种喜悦又被复杂的价值观念所压制。
他皱眉沉思,感慨说道:“竟然有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