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北边的于氐根两万人,以及鲜卑两万多骑士都会加入战场。
包括杨凤,也有可能被军队裹挟,反戈到对方阵营。
很快陆续有侦查小队返回,黑熊也登上木台,观察北面战场。
就见太原兵分成三个大方阵举着火把缓缓行进,每个大方阵又有许多小方阵。
火把距离遥远,火光又闪烁不定,行进的队伍又仿佛一波波浪一样在摇曳。
勉强可以通过火把集群的区域来判断一个个小方阵的规模,大约每走五六十步,这些小方阵就要停下来整队,维持前排的一致性。
一個个小方阵这样走走停停,由他们组成的大方阵给了黑熊一种反复刹车的感觉。
己方斥候上前侦查,对方也有斥候队伍上前企图驱逐。
当吕布拖着方天戟靠近时,对方斥候队伍分成数个方向撤离。
这些天的接触和碰撞,对方斥候已经深刻的明白,逃跑撤离时不能顺着一个方向跑,更不能连成一条线。
越是连成一条线,越容易激发吕布的追杀欲望。
己方斥候陆续回报,黑熊将一枚枚写着名字的木牌放在身后牛皮地图上。
宗族部曲最强的郭淮负责东线,王凌统御中线,西线是率领太原东北部豪强联军的令狐超。
随着天色渐渐放亮,更详细的情报送来。
王凌统率的是太原郡兵与太原东南部豪强联军,王氏主力部曲驻守中都,没有参与战斗。
大约七点半的时候日出,大降雪后的空气澄净,视野极佳。
没有雾气。
几乎同时,黑熊木台后方的六支骑兵队开始沿着既定路线向东北方向大迂回。
木台北面大约三十里处,匈奴人右翼前锋出现,举着少许火把,明显是绕过中都县邑,从县邑西面出现,向南进发。
匈奴人部队太多了,想要展开的话,需要拉开足够宽的距离。
这也是这一代匈奴人第一次集结这么大规模的野战,为避免各部擅自冲锋,他们分成三军后,各军保持着四五里的间距。
最先出现的是匈奴人新组成的右部,与曹操方面保持良好关系的刘去卑担任右贤王。
组成这支右部的各部,正是所谓的匈奴别部,族系相对较杂。
这些部落哪怕在西部匈奴里,地位也相对不高,处于匈奴内部鄙视链的底层。
让这些人组成的新右部来打前锋,几乎是一种传统,这些人包括刘去卑,也是觉得理所当然。
刘去卑见天色渐渐放亮,才开始督促右翼开始向南推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