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麦是见过苦难的人——说起苦难,太平世道里哪儿?能比得上医院呢?
作为全国知名?的三甲,有许多偏远地方的人前来求医,困难的人是真困难。有时候,连医护们都看不下去,在内部组织大?家捐款。徐清麦到现在依然记得,有一个月,自?己一万出头的工资几乎全都捐了出去,简直就是倒贴来上班。
但,穿越到唐朝之后,她才?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集体性贫困”。
不是两三个人,也不是一小撮人,而是一个阶级。
甚至这个阶级才?是国家人数的大?部分?。
更让她觉得难以接受的是,这似乎才?是历史的常态。
徐清麦将自?己春巡中、在平时的出诊中、从江南一路前往长安的路途中所见的,向李世民与众位大?臣们娓娓道来。这里面?有因为长期饥饿而营养不良的孩子,有大?腹便便只因不知如何?防范血吸虫的农民,有无钱看病身上长满褥疮的老人,有死于难产和细菌感染的孕妇……
她在讲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煽情,言语冷静克制,但反倒听上去更有一种残酷感。
有的朝臣心有所动,眼眶微红,但有的朝臣们却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但不管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在徐清麦说完后,殿内的确是一片寂静,连掉了一根针都能听得到。
这样的场景,魏徵也是见过的,他轻叹,站起来道:
“陛下,徐太医所说的确是值得重视。民生多艰,而何?为民生?生老病死,都应该包括在内。让百姓们吃饱、穿暖、生病了可以去求医、老了有人赡养、逝世后有人安葬,这些都是朝廷需要去做出的努力。”
封德彝紧接着站了起来:“魏左丞几句话未免也说得太容易了一些,听上去好像轻而易举,实则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自?古以来,看病都非易事,并非我大?唐一朝如此。可见,这才?是天下运转的常态,非人力可以扭转。
“而魏左丞轻飘飘的几句话若是传出去,让民众们生出过高?的冀望,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恐怕会造成事端!所以,还请魏左丞慎言!”
周自?衡听得心中暗自?冷笑,不愧是提出要以愚民与酷法来治理天下的人,竟然认为让民众拥有最基本的权利便已经?是“过高?的冀望”。
所以,这本质上还是之前那场“王道”与“霸道”之争的延续罢了。
他本想?站出来驳斥封德彝,却没想?到立刻听到了徐清麦的声音响了起来:
“封相公,这真的是很难实现的吗?我并不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