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谨慎,不让人看到他们公开在一起。
老梁工作已经展开,但他在南京不能任何事不做,一个合适的掩护身份非常重要。
他是文人,有文化,之前在安庆便做过文房生意,在南京开家这样的店不怕被查。
至于安庆,他已做出妥善安置。
那边他得罪了当地一个地痞,店开不下去了,被迫转移到了南京谋生。
这些都是能查到的东西。
在安全方面,同志们早些年吃了不少亏,最近几年成长很大,任何人都不会忽视安全问题。
“我这次来还有件事,上海同志传来条消息,有一位曾经在热河工作的同志失联,如今他已到南京,无法联系组织,请求组织和他联络。”
“黄书记和组织确认过,他的确是我们同志,不过已失联三年,黄书记意思是由您秘密来联系他,对他这三年情况进行甄别审核。”
他们失联同志很多,各地几乎都有,特别是地下工作者。
果党大肆破坏,很多地方都有损失,部分同志逃了出来,但上线被抓,由于之前是单线联系,他们便再也无法和组织联系上。
这样的同志,只要找到,他们便会接回来。
但必须先做甄别,避免有投降敌人,返回卧底的奸细,没有完成审核之前,不会让这样的同志接触任何机密,也不会分配给他任何工作。
“没问题,我来甄别。”
老梁一口应道,这种工作之前他便做过,有丰富经验。
“他每月会在报纸上发出信号,我们也可以提前发信号,让他明白组织已经知道他的存在。黄书记的意思,是您先发信号,看看他有没有回应,若有回应,您用寻人启事留下个地址,我会配合您在暗中检查。”
组织不会放弃任何一名同志,但没有确定安全之前,也不会和这名同志真正接触。
他在暗中,能够看出周围接头地点有没有可疑人员,若有,接头立刻取消。
若没有,他会通知老梁,过来认人。
仅仅是认人,第一次不会见面。
“好,我明白怎么做。”
老梁认真听完他的计划,不断点头,敌后工作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否则便要付出惨痛代价。
这样布置,仅仅是第一次测试。
若是第一次测试成功,下面才会真正接头,做出妥善布置后,老梁和这位同志见面。
见面之后,便是审核和甄别。
问出他这三年来在哪生活,做过什么,有什么人可以证明,之后调查生活轨迹,是否为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