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文人,皇位就坐不稳了。
“陛下到…”
宦官的公鸭嗓响起。
众人都将目光都投了过来,然后齐齐行李,其中也包括李年昭两人,皇帝依然是至高无上的,就算是太学的首席博士也不能傲慢。
毕竟连徐博这个太学令都要按照规矩办事,其他人又有什么资格呢。
“见过陛下…”
刘欣慢步走了过来,许是发现了李年昭和陈荣,脸上挂着笑容:“诸位不必多礼。”
说完后,才走进了徐府的主卧内。
此时,徐博脸色苍白的躺在榻上,已经失去了血色,嫡长子徐华趴在边上哭腔着,见到刘欣前来才站起身。
“臣见过陛下。”
“免礼。”刘欣也放轻脚步走了过去。
“陛下…”徐博睁开眼睛,在长子的搀扶下慢慢坐了起来,神情恍惚,似乎已经到连风烛残年之际。
“徐相快快躺下,你是朕最重要的臣子,可不能出现什么三长两短。”
刘欣说的是实话,徐博确实不理朝政,但只要他没咽气就始终发挥着作用,至少太学那群学子不敢轻举妄动,依然是歌颂着朝廷的。
徐家家主一旦上了年纪,其地位就会直线飙升,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没有例外,年轻时被老一辈博士轻视,可一旦同龄人上去,态度就完全不同了。
就连没有担任太学令的徐宁也拥有绝对的权威,大家将他比做圣师徐恭,将徐宁之弟,实际的太学令比做徐胄。
现在的徐华显然是没到年纪的,三十几个博士对他都不怎么感冒,按照惯例,法家会继续支持,儒家就说不准了,他们对年轻的徐家家主一向不重视。
除非是特殊情况,比如徐恭的侄子,“力挽狂澜”的徐昭之子徐晔,就一直没被轻视,太学开始崛起就是沾了他的光。
因此名声极好。世人评价他有徐恭之风,徐南的名声倒是一般,主要是他后面出走,导致徐恭忧虑而亡太减分了。
有的激进者甚至将圣师之死都怪在了徐南身上。
“呵呵…”徐博笑了笑,用尽力气坐起身,缓缓说道:“臣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现在不过就是回光返照罢了,怕是活不过今晚了,您也不必为臣而哭泣。”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谁能够破坏他呢?天下岂有不散的宴席,臣劳累了一辈子,也应该歇歇了。”
“当年臣的叔父,元帝朝的大将军徐宁死时,臣也无法接受,因为那是皇权衰落的起始。”
“臣一直在想,如果叔父一直活着,那岂不是就不会出现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