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王根那边了。
这也是徐忠执意要调兵的原因,这么多主要人物都集中在长安,风险是很大的。
万一对方打算赌一把,直接破罐子破摔呢,那到时候就全完了。
那是敌人打不过地盘!必要做一些部署,对亏王根是有理智的,可能会有这种想法,但权衡利弊后就会放弃。
这个想法太疯狂,不亚于掀起内战,不过这样做对刘欣反而更加便利。
他能够借着这个东风重新掌权。
………
幽州,广阳。
收到消息的紧随其后便是徐旻,他是清河徐的话事人,本应该是和徐华一个级别的人物。
可是他的父亲徐铭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落败,导致整个家族的势力都一落千丈,基本上退往了自己的大本营河北,经过徐旻多年的经营,已经相当完善。
想在这块地方任职,首先就要和清河那边妥协,要不然寸步难行,严格来说这已经严重威胁了皇权。
在这个皇权不下乡都时代,这份基层控制力显得尤为可怕,换一个时代那都是会被压制的,当年宣帝也仅仅是忌惮中央的影响而已。
所幸现在是皇权式微的时代,忠臣的势力越大,对于皇帝来说就越有利。
如果没有徐家在地方的力量,恐怕刘欣将会更加艰难,如今他顶多就是在长安比较示弱,地方上还没有敢不听号令的。
之前东海太守对朝廷阴奉阳违,大肆扩军,隐隐有自立的意思引起了刘欣的愤怒,他命令其马上裁军,并外调其他郡县,东海太守在惊恐之下起兵谋反连下青州数地,朝廷随机下旨命令幽州牧徐旻出兵。
徐旻立刻响应,亲自率领精骑五千越过强令东海太守辞官回乡,在其拒绝后立刻跨过黄河,与守军交战一战而定,东海各县几乎是马上投降,完全没有人敢触其锋芒,以雷霆之势平定了青州叛乱。
这也弥补了他在战功上的缺失,在幽州边军中树立起威望,虽然早就不差了吧。
这些年徐旻在幽州抵抗乌桓人,频频出兵,虽然做不到身先士卒,可也是时刻冲在一线的,得到了士兵们的认可。
战功赫赫,刘欣对此愈发满意,因为这五个州牧都做出了相当大的成绩,并且服从于朝廷。
这代表刘欣的决定相当正确,部分州郡设立州牧并非亡国之举,而是稳定刘氏江山的正确决定!徐旻的地位同样水涨船高,上个月再次击退乌桓,被朝廷迁为镇北将军。
虽然还是不如在荆州的徐忠吧。
“怎么了父亲,感觉你的心情不太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