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的能力和品行,那再任命不迟。”
徐华选择了支持刘欣的决定,现在其实就有点骑虎难下了,如果自己不站出来当和事佬,那大概就是不欢而散。
不过,王莽当上大司马是一定的,无法时间问题。
刘欣见状立即应道:“徐相这个建议很好,就这么办,先让圣卿做卫将军,观察观察,如果真的如你们所说,做的一团糟那再补救也来得及。”
“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损失。”
“臣等遵旨。”
王立和几个王氏重臣对视了一眼,最终选择了妥协,这样已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再僵持下去也讨不到什么好。
如今刘欣这个皇帝的权力影响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不再是刚刚继位时被臣子所裹挟的样子,拥有着相当大话语权。
特别是现在朝政的形式对他更加有利,徐王缠斗,那么作为裁判身份的刘欣就格外关键了。
徐华也发现这位陛下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拿捏,并非省油的灯。
刘欣并不是一直站在徐家这边,而是按照当前形势而摇摆的,自从徐家拥有与王家抗衡的能量之后,他的立场就不再坚定。
谁的势力更大,他就站到相反的一边,来让朝堂保持均衡,以此来确定自己的皇权。
现在刘欣已经开始扶持一个属于自己的重臣了,那就是董贤!这个人不可能跳反,因为他没有任何根基,只能一直站在皇帝身后,要不然徐家王家没有一个会容忍。
最终沦为皇帝的白刀子!为他提供清理不服从臣子的理由。
不过有一点是没想到的,那就是董贤并非孑然一身,他的崛起有徐家在后面推波助澜。
所以成为大司马对徐华是有益处的,因此才不做过多反对,甚至是隐隐有默许的意思。
谁会这么无私呢?蛋糕就这么大,你进来,我分到的就少了,大司马这个东西就是人数越多越不值钱,物以稀为贵很有道理。
自从王凤一一扳倒各个外戚势力后,朝中的大司马就只有王家了,与之分庭抗礼的是徐家掌握的相权。
不过极其吃力,丞相已经不是昔日徐恭时期的丞相了,权力在武帝、厉帝时都经过削弱和分割,特别是厉帝,改制最为彻底,由王凤倡导。
将原本属于丞相的各项权力都分给了其他三公。
之前丞相就是宰执的身份,处理任何政务,甚至连军事领域都有所涉猎,但自从厉帝改制之后,三公之间得到了明确的划分。
甚至如果不是徐家支撑着,丞相早就已经取消了,现在起到宰相作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